《金刚经》是佛教中最高深的智慧,是佛教中影响非常大的一部经典,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即使不了解佛教的人,提到《金刚经》,多多少少也会觉得有点耳熟。《金刚经》共有六个译本,我们平常看到的,流通最广的就是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了,今天不谈别的版本,只说鸠摩罗什大师这个版本。先说鸠摩罗什大师,他的父亲原是印度的一位宰相,出家当和尚了,他的妈妈是一位公主,非逼着这位宰相还俗,跟她结婚,后来生了个儿子,就是鸠摩罗什大师。他自幼天资非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识字,五岁博览群书,七岁随他母亲一同出家。他博闻强记,年少精进,对佛学造诣极深,是佛教八宗之祖,翻译学鼻祖,既是佛学家,又是哲学家、文学家等等。他的译经成就和佛学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很多人怀疑古人翻译过来的经典可信度不高,其实是杞人忧天了,古人翻译佛教是非常严谨谨慎的,像鸠摩罗什大师的翻译佛经道场,光在编的人数就四百多人,加上他的弟子,最多时达到三千人,大家一起翻译,反复推敲,最后由鸠摩罗什大师裁定。翻译的标准是必须和原文的意思、观念完全一致,实在找不到汉语可以形容的,宁可不翻译,直接音译再加注解。所以中国人翻译经典是很有自信的,从来不留底稿,翻译过后梵文本的经典就不要了,因为我翻译的这个已经可以完全代替了。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名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先说这个“金刚”,在金属中金刚最坚硬,虽然坚硬,但是还是可以破坏。这里的“金刚”是比喻像金刚一样无坚不摧,它可以破坏一切,摧毁一切,但是却不会被任何东西所破坏。摧毁什么呢?就是摧毁时间一切烦恼,一切痛苦。再说这个“般若”,这个是音译,这个大致的意思是大智慧,为什么不翻译成大智慧,就是因为大智慧还不能完全代表般若。这个“般若”是道体上最根本的智慧,不是普通的聪明和智慧,是能够解道、行道、悟道、证道,了生脱死,超凡脱俗的智慧。实在没有文字可以形容代替,只能音译。“波罗蜜”也是音译,有的翻译成“波罗蜜多”,这个“多”属于尾音。“波罗蜜”翻译过来是:到达彼岸,但是现在还没有到。意思就是了脱生死,修成佛道。再看本经的名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整句的意思就是这样的:能够像金刚般锐利坚硬、斩断一切烦恼、痛苦,成就佛道的大智慧。《金刚经》既然是佛教最高深的智慧,当然也很难懂、很难领悟,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读多看,即使不能了悟佛道,多少对我们还是有一些益处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1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