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精髓就这4句,越早悟透,越早
最近一直在研读《金刚经》,发现它真是人间大智慧。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可能穷尽一生也没有办法完全领悟,毕竟《金刚经》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思想合集,是佛教的至高无上的智慧。回首佛陀的一生,他四处传教,留下的语录最后由后人整理,编成了《金刚经》,这里面的智慧无穷无尽。总结起来,《金刚经》的精髓就是四句话,这也是这本经书的精华所在,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0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初读这句话,会被它的四个字“梦幻泡影”所吸引,但是其实应该首先弄清楚“有为法”的意思。它的意思就是佛教弟子或者是信佛之人,要遵守佛法的要求去做事情。它也说明了,佛学是重修行的学问,佛学讲究一切都有“法”。中间两句,“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则是在说明世间一切都是不断变换、虚无缥缈的存在,也与佛教追求“空”的境界是相通的,也就是世间一切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又何必纠结,又何必执著呢?学会放下这“如梦如幻”的生活,才能领悟到佛学的真谛。“应作如是观”这句里面最重要的是这个“观”字,在佛陀的思想里,学佛其实就是修行,而修行就是修心。何以修心?就是每天“作观”,通俗点来说是“打坐入定”。佛陀的要求是佛门弟子每日“六作观”,然而对于尘世间的众生来说,每天六次“打坐”显然是没有时间的,所以一般是早晚。“打坐”的时候需要端正身姿,闭目冥想。要思考人生的意义,也要逐渐放下自己脑海里对尘世间功名利禄的牵挂和执著,留下心灵深处真善美的品质,发掘善心,力求善行。总的来说,这是一句整个修行的纲领,也是教给众生的一种人生态度:端正、专一、心无旁骛还要懂得取舍。修行就是修心,连第一关心态上都不端正,别说学佛,自己的人生都处理不好。0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何为“相”?“相”就是世间万物的外表,是众生肉眼可见的。而佛陀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其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世间万物的表象都是虚无的,不要被表象所迷惑。”除了字面意思,其真正内涵还要结合后面一句来理解:“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也好理解:“如果见到的世间万相都不是它表面的样子,就是达到如来的境界了。”把两句话结合在一起,就大概明白了,这句话其实说的是:“本心”。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4%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10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钢铁侠金刚狼,谁是漫威一哥网友的
- 下一篇文章: 金刚狼3的小金刚狼想作为漫威电影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