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白癜风呢 http://www.yqyywdj.com/m/

卫生保健知识

每年5-7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我们应该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尽量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种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吧。

01

手足口病

●●●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

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

『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易感人群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尤以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此传染病多发于春季。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多喝温水、吃熟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4.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家长要及时对患儿的衣服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02

疱疹性咽峡炎

●●●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传播途径』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主要症状』

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易感人群』

常见于3~10岁儿童,多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由不同类型病毒发生疱疹性咽峡炎。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4.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5.患疱疹性咽峡炎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家长要及时对患儿的衣服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03

如何加强预防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

1.勤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儿童用品(餐具、玩具、用具、衣物)定期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2.勤洗手:饭前、便后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3.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为其准备多样化的营养均衡饮食,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冷饮和甜食等。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4.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

5.按时作息,保证睡眠。夏季睡眠时间长于冬季,适当增加儿童的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精力不足,抵抗力下降。

6.及时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控制区域性急性传染病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对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要注意及时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温馨提示

●●●

1.每天早上起床,要对孩子进行晨检,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皮疹等疑似症状或有其它医院就医。

2.孩子因有事、有病不能来园,请您及时请假说明,以便老师了解孩子未入园原因,以便各项工作的开展。

3.对已经确诊为传染病性疾病的,请积极配合治疗,直到隔离期满和病愈后,持病愈证明和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返园。

守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责任!谢谢您的配合!

编辑|梁丽

审核|罗梅英、黄伟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1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