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入夏季,温度升高,雨水也多了起来,肠道病毒们开始活跃。

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咽峡炎等等传染病在无形中缠上了孩子们。其中尤其以疱疹性咽峡炎的伤害值最高,停课停学闹得孩子、家长、学校都不安宁。

因为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和流行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爸爸妈妈们除了要密切留意孩子状态,“预防”也要重视起来。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与手足口病如何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这对“狐朋狗友”症状十分相似,如何区分,关键看这几点:

起疹部位:

咽峡炎的疱疹主要发于嘴里、咽部,基本不出现在身上;

手足口病的起疹部位,则是手心、脚心、口腔和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无皮疹。

严重程度:

一般而言,手足口病的严重程度会比疱疹性咽峡炎要高一些,部分手足口病相较咽峡炎,会更容易发展成重症,引起并发症。

传染可控性:

手足口病比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更高一些。

不慎感染怎么办?

看似可怕的症状,其实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恐怖。

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为轻型病例,且有自限性,可自愈;大部分的手足口病也只需一到两周就可痊愈,很少出现重症病例。

因为疱疹会让孩子咽痛,吃东西难受,孩子会流口水、不停哭闹,睡不好,因此这个病还是很考验家长的。

一旦孩子患了疱疹性咽峡炎,重要的是家长要做好护理,正确应对:

??保持口腔清洁

勤刷牙,可用淡盐水或温开水漱口;

??多喝水

由于喉部溃疡疼痛,可以多让孩子喝温凉的白开水,有缓解疼痛的效果;给孩子准备温凉的粥、米粉等流食以补充能量,减轻食物对口腔的摩擦;

??不要盲目用药

这两种疾病目前无特效药,抗生素及所谓的抗病毒药都不能有效对抗肠道病毒;但若是咽峡炎合并细菌感染,则可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降温补液

发热时,及时用温水擦浴、降温物理帖等方式降温,高热时可配合使用退热药物降温;

??做好隔离

发现症状后,就不要再让宝宝去幼儿园了,等痊愈以后,最好再在家里隔离一周,以防传染给他人。

注意!

如果你的宝贝在0~3岁,那么家长就要特别注意:

虽然疱疹性咽颊炎极少出现并发重症,但我们还是不能大意,如果出现下面的症状,那么不能犹豫,迅速带孩子去急诊!

持续高热不退,吃了退烧药也没效果;

小便明显减少,出现尿少、唇干、烦躁不安等脱水表现;

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

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冰冷;

频繁呕吐;

睡眠过程中一惊一跳。

做好预防是关键

网上有传言说:

“大人不要亲吻孩子的手和嘴,甚至不能对着孩子喘气,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传染给孩子疱疹性咽峡炎!”

那么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这其实是夸大误传!疱疹性咽峡炎常在儿童之间传播,成人亲吻宝宝导致感染概率极小。

但是,“大人不要亲吻孩子的手和嘴”,这句话是正确的。孩子的抵抗力弱,成人亲吻孩子,在无形中会增加孩子的染病几率。

要注意的是,接种EV71疫苗同样可以预防一部分由EV71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因此,接种疫苗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针对其它疱疹性咽颊炎的致病源,只能日常生活中多注意。

此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传播,在给宝宝换尿布前、处理便便后都要及时洗手,并将污染物用双层垃圾袋密封好再丢弃。咳嗽、喷嚏也可造成传播,所以宝宝入口的东西要注意卫生;

让孩子勤洗手,饭前便后,从外面回来都要洗;

避免去人多、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肠道病毒怕紫外线和高温,宝宝的被褥、衣服要经常放太阳下暴晒,餐具也要高温消毒;

室内经常通风,玩具要经常清洗;

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太油腻的食物。

宝宝长疱疹,哪个父母不心疼?

不慎感染怎么办,沉着应对不慌乱;提前预防做做全,打好疫苗是关键;养成健康好习惯,细菌病毒都跑开!

希望宝宝们,都能安然度过这段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高发期。

创业就找艾帮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报名

↓↓↓

·往期精选·

13岁女孩挤痘引发败血症!

运动前不要直接进行静态的拉伸?

洗澡有讲究,6种情况易伤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1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