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儿童门诊三成是同种病,大人乱亲孩子真
“紧急通知:请有孩子的妈妈们注意了!近期流行一种‘疱疹性咽颊炎’,该病是传染性极高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已有上千患儿就诊……”、“新的一轮病毒疱疹性咽颊炎来了,这次病毒是大人通过亲吻、唾液飞沫传染的……” 这则消息近日在网络疯转,让不少家长坐立不安。根医院的调查,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占儿科门诊量的三成,其中7成是疱疹性咽峡炎。 医生提醒,每年“六一”前后,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大人应注意预防,如果有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避免亲吻孩子。 5岁以下儿童是高危人群疱疹性咽颊炎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夏秋季节是多高发期,在5岁以下儿童中最常见。症状通常是发烧、喉咙痛、流口水,嗓子、口腔出现疱疹,孩子进食困难,婴儿甚至会拒食拒水等。 不是法定传染病不会强制幼儿园停课目前没有把疱疹性咽颊炎列为法定传染病。因此,疾控部门没有相关监测;幼儿园若出现这种疾病,是否要停课也无强制性规定。 成人容易携带病毒,亲密接触确能致病成年人是这种肠道病毒的携带者,呼吸道、消化道和肢体接触等都是传播渠道,亲吻等亲密接触对儿童的确能致病。 与手足口病发病症状类似,容易误诊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造成的。二者都会导致发热,均可在口腔内见到疱疹或溃疡,在患病初期并不容易区分。 简单来说,如果皮疹出现在了手脚、臀部,就叫手足口病;如果疱疹溃疡只长在口腔里面,就叫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危害性小很多,一般用些清热解毒的药品即可治愈,很少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 疱疹性咽颊炎7天内可自愈,关键看护理孩子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家长自己护理,体温超过39℃以上,吃点退烧药;保证与其他孩子隔离,多休息、多喝水和服用抗病毒药物。一般2-3天会退烧,一周可自己痊愈。 如果患者2~3天高烧不退,或出现高烧、惊厥、抽搐等重度症状时,应立刻就医。 退烧后多喝凉水多吃流质食物退烧后,就进入最难受的“溃疡期”,口腔里有创面,吃东西又痛,最重要的护理就是预防感染。 医生提示,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凉水有镇痛作用,还能把创面冲刷干净,也可以给孩子喝鲜榨果汁;虽然孩子嘴巴痛,但是还要鼓励他多进食,选择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比如牛奶,蛋羹,肉末等等。 目前没有疫苗,重复患病可能性大这两种病目前都没有疫苗,重复得病可能性高,所以预防很要紧。预防这两个疾病,最重要的措施是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同时保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医生们都在用的六步搓洗法才叫洗手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搓掌心;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搓掌背;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搓指缝;第四步,弯曲指关节在掌心揉搓;第五步,拇指在掌心旋转;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 另外要保证流动水洗手,并且要使用洗手液等,清洗时间不能少于30秒。此法对一般洗手方法中容易忽视的一些部位进行了搓洗,保证了洗手的有效性。 预防只需记住15个字预防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类似,做到15字就可大大降低患病风险:洗净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具体建议是:饭前便后和外出归来时,都要用肥皂给孩子洗手。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都要及时清洗并定时消毒,玩具和家庭餐具等用品也要经常清洗消毒。疱疹性咽颊炎虽然不像手足口病要求隔离,但仍有较强的传染性。家长需要尽量避免让孩子到公共场所活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如有发烧、咽喉肿痛时要及时就医。如果外出活动,尽量不要玩沙子和泥土,避免感染肠道病毒。腾讯大粤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 木子◆◆ ◆◆今日编辑 大棒◆◆ 扫描下方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etpzxyxy/7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幼儿园告家长书关于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 下一篇文章: 幼儿园温馨提示天气炎热各地疱疹性咽峡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