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59例,5月份例,海盐的家长
5月份以来,海盐县各医疗机构儿科全科门诊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病例就诊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5—8月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每年夏季来临,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手足口病。海盐县疾病防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全县有59例,5月份例。尽管发病有所上升,但整体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EV71的病例高于往年,这意味着发生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风险较高,并且已有重症病例报告。疾病常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有着相似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1手足口病由柯萨奇病毒A16型、EV71等肠道病毒引起的法定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咽痛,拒食;患儿口腔内、手足心、臀部等部位会出现疱疹或红色丘疹。部分手足口病可仅表现为咽峡部疱疹。2疱疹性咽峡炎一种由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和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特点为主要表现为口腔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3传播途径一是密切接触。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等引起感染。二是飞沫传播。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三是通过消化道传播。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可发生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信号的早期识别推荐“二摸”和“二看”法:“二摸”是指摸患儿的额头看有没有高烧、摸皮肤看有没有发冷;“二看”是看患儿是否精神萎靡不振、肢体是否有颤抖抽搐。具有以上症状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医院救治。疱疹性咽峡炎重症病例罕见,但部分手足口病可仅表现为咽峡部疱疹,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出现医院救治。隔离时限手足口病患儿症状完全消失,隔离至发病后14天(因痊愈后仍可通过粪便排出病毒而感染他人),幼托儿童和学生必须医院治愈证明才能复学。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症状完全消失(托幼机构保健老师检查咽峡部确认),同时满足自诊断之日起(查看患儿就诊记录)隔离不少于7天这两个条件方可复学,医院治愈证明。患儿家长(包括共同生活的成年人)亦可感染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虽无临床症状,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该尽量减少与其他儿童的接触。家庭防控措施1接受晨检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学第一件事情就是接受晨检。向医护老师及时反映自己的身体情况。2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前和游玩后,都要洗手清洁,或是用湿巾进行擦拭,免洗消毒液进行杀菌消毒。对患儿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可首选暴晒及煮沸消毒,也可从超市里选购有卫生许可证的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按说明配制成有效氯含氯消毒液后使用。3及时就诊家长或是老师发现孩子有类似症状,医院就医。4隔离保护有病状的宝宝家长们让宝宝远离人多的地方,一方面对别人一个保护,另一方面也是防止病情加重。小编虽然手足口病是传染性的疾病,但是宝宝家长们不用太担心,只要做好清洁保护工作,手足口病并不可怕。 (感谢海盐县疾控中心提供资料;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任 林 记者:朱 洁 本文未经作者允许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 留言互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etpzxyxy/7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家长要多多留意哦
- 下一篇文章: 红牛小课堂春季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