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春夏季又是传染病高发期,尤其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尤为多见。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常见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

一、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三、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区别

四、预防措施

1.勤洗手、勤剪指甲、讲卫生,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

4.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五、护理方法

六、隔离时间

幼儿患病后需在家隔离两周。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极强的。同时家长也要尽量少串门,因为成人也可能会成为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此外,幼儿康医院开具返园证明交于幼儿园。

七、温馨提示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等现象。所以在此特提示所有家长若近期孩子有发烧现象,除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bbzxyxy/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