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疱疹性咽峡炎发作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

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

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传播。

”中招“后的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常表现为急剧发热,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但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预后良好;极少数可合并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这两种病都没有特效药可治,抗生素无效,医生一般是对症治疗。比如,对发烧超过38.5℃的孩子,医生会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还可以用温水擦浴等方法辅助降温。

但注意,出现这些情况,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精神萎靡、嗜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血压升高等。

它和手足口病”哥俩好“

提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多宝爸宝妈瞬间“脸盲”,因为这两家伙实在是太像了,撞脸指数高达99.99%。

共同之处?

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传染性疾病,五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中招,不仅发烧,嘴里也都长出了疱疹。

不同之处?

简单地说,“疱疹侠”是先发热再长疱疹,而且只有口腔和软腭会长疱疹,而且吞咽时更痛。

而手足口病,除了咽部和软腭,在口唇、手、脚、臀部也会长红色疱疹样皮疹,疱疹液较少。孩子出疹后发热,多是中低烧,喉咙痛得不那么厉害。

谁更“凶”?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来势汹汹,但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但也有个别重症的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却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时候甚至危及生命。

做好预防很重要

1、别凑热闹,人多的地方少去挤。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家长不要亲吻孩子,不和孩子共用餐具,不要用嘴吹凉孩子的食物。

2、勤洗手,家长自己要到位!

孩子在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打喷嚏后,家长或看护人在接触孩子前,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3、勤清洁,做好消毒更安心。

孩子餐饮具、奶瓶使用前要煮沸或高温消毒;玩具及地面、家具等表面要每周清洁;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

4、多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居室要经常通风,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疱疹性咽峡炎有没有疫苗呢?

有的。接种EV-A71疫苗(俗称手足口病疫苗),就是为了预防重症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打了疫苗就不会得了吗?

不是。EV-A71疫苗,只能对付EV-A71病毒,对其他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是无效的。

那还有必要打吗?

当然有必要啦!虽然EV-A71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会显著减少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bbzxyxy/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