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家讲有无,佛家讲色空。名词术语不一样,但是对事物的运用和认知是一样的。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充满了有和无的变化。比如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刚开始是不认识的,没有另一伴,这是无,当相聚在一起结成伴侣后这就是有,但是还没孩了这是无,但孩子出生后这就是有,从生活和自然当中可以看到,有和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一个过程。无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死空,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两者如同阴阳一样在相互的转换运动。

自然和生活都是随时在变化着的,在变化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的机和相,令人目不暇接,很容易被扰乱和迷惑,这时人们就会着重于外在的境相,忘了事情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以自己的认知去界定和判断。陷入我执纠缠之中。

比如说一颗树种子,其生命力蕴含在其中,但是还没有萌发出来。这是无,而外在的种子相是有,当种子萌发出来后,种子相就破了归于无,而生命力绽放出来这个是有,花没有出来但是蕴藏在内,这个是无,当花出来后这个是有,而树干是一直以有的形式存在的,枝叶花果是逐渐变化出来又归于无的过程。

道中的事物上到星系的形成毁灭,小到蚂蚁都处在有与无的变化过程当中。因此无论是生活工作学习劳作修为都离不开有与无的运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使得很多的人都有精神和心理疾病,近些年来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网络流行词目也多与精神方面有关,比如说内耗,PUA等等。说明其问题已经是普遍的存在,形成了生活中的困扰。

人的思想心念虽然可以一下子想到天边,一下子又想到深渊。好像是不受管束可以兴动飞扬一样的。实际在人生活在客观的物质世界,尊守着客观的规律。就好像孙悟空这样不受管束的最后也修正了。所以人的心可乱也可静。关键点在于自己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法门,在运用上是否坚定的惯彻到底了。

具体来说什么是存有守无了?在说明这个法理法用之前先用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做比喻。前几天回道场砸墙,在砸到下面的时候发现砖都是湿的。为什么是湿的了?有人会说因为有湿气。我仔细想了想。地球是有引力了,在有引力的情况还能把湿气提上来肯定是有大于引力的力。

而大于引力的力又是从哪里来的了?是从空中来。这个砖当它是干燥的时候,内部就会有空隙。空隙一旦出现。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外面的气压大于内部空间的空隙就会形成挤压,把土的水份提上去。但是这只能解释一小部份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还没有涉及到哲学和佛理的内容。

《金刚经》中讲到: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里讲到了空性的力量,当你内心能空下来的时候,微妙的力量就可以发生作用。使之有生机的转变。宇宙浩涵确是建在于空中的。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而是无中生有,空中有相。当你内心被堵塞之时,就阻碍了运转,使之浊不能转清,乱不能归正。从而弊病丛生。

天上的雨是从地上升发上去的,天与地之间难道有管道相连吗?实事并没有。如果能搞明白这个原理,生活修为就有了核心了。

每个人都想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完成自己人生的使命,但在这之前首先面临的就是自己的心理层次隐疾认知心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学习都是有限的,但是生活是复杂多变的。面对现实的情况很多人都是手忙脚乱的。心智上不足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就好像一个10岁的小孩要去解决了成年人所面临的问题这个是比较难的。

所以佛法就给了我们一个方便。它告诉了我们事物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切入点是什么,怎么样去做。只要对佛法生大信心,遇魔而不退,就可以借用佛的智慧去处理问题,就可以打破障碍,然后你有所经历和感受,知道自己是怎么进去的,又怎么出来的,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后,也就体会了一次法的运用和事物变化规律的感受。看待和处理事物的心智也就提升了。

在这个过程中无要做得彻底,无论内在的思想如何的扰乱,外在有什么样的声音现相,内在有什么样的感觉感受知觉通通都不要留住,不要把注意放在这个假相上面,而是要让心回转。不让幻境生出。才能打破假相出离。不至于把自己挤到悬崖边上。

什么是存有守无,有就是现实存在的,比如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组成的世界,有着客观的规律和规则,不是人可以为所欲为的。现在全世界都在搞环保,为什么了?因为受到了惩罚。知道不遵守自然规律,人类就要灭亡。

无论是生活还是修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事物,这些事物即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和缘因,我们不用去攻击和排斥以至于产生出各种烦恼和不必要有的因缘。而是在接受其存在的同时,管好我们的心,不要把尘劳带到心里来,形成尘垢遮障。这样自己就一定会受害。

因为心能生物,心能生相,你给他什么,它就会生产什么。这是心性的一个特点。守无就是不住,这个不住就是要从妄情杂念中脱离出来。有邪念用正念去处理,有杂思用正思去处理。不要害怕和纠结,或者有强烈的对错的情绪,而是要先把自己从这个幻境假相当中脱离出来,不要做当局者迷,去旁观才能全面客观的认知清楚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当发现自己的身心往下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回转过来。不让造作。这样自己虽在红尘生活经历,但不会沾染红尘业力与浊辱。我们中国人的世界观不是以地球为视角建立的,我们说的天地不是那个实物有相的天地,而是指的整个宇宙的模式和状态,比如说有实体重浊为地,实体之上的或者说清阳的为天。这样就囊括了宇宙所有的星系和运转规律在里面。

而人天是一体的,所以在这个整体的运转当中,其能量动机灵犀变化是非常之多的,人要反夺生机为我所用,就必须符合无中生有空中有相的这个模式,只有这样天地有变人就会接收的到。形成自己的运用和能力。

这还需要具体一个基础,所以要时时勤拂似,勿使惹尘埃。使自己的内在形成空境而妙有。这个非常重要,是个人修为生活人生能否成功圆满的直接因素和关键。我们善于向善知识和天地学习,善用天地自然的规律,就可以摆脱后天的局限和蒙蔽,掌握生命的奥秘和作用,完成自己的人生内容,实现生命的自主与直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bbzxyxy/1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