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病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最好 http://pf.39.net/bdfyy/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病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孩子们即将被一些发热、出疹性疾病所侵袭,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这两类疾病是炎热季节里宝妈们的心头刺,因为它们都会让宝宝发热、发热、再发热。医生们会说“这两种疾病类似于同胞小恶霸,即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01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哪些相似之处? 01 是同一大类病毒属---肠道病毒属导致的 02 患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患病,但是夏秋季节是高发季节。 03 发病人群:=5岁是高发年龄。 04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 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或疱疹液 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手、生活用品、玩具、餐具、水杯等传播。 粪口途径传播 05 临床症状相似之处:都有发热(甚至是高热)、咽痛、流涎、纳差、头痛、呕吐等症状。查体在口腔内、口咽部均可见疱疹,周围有红晕。尤其疾病早期,鉴别困难。 06 血常规检查也无从鉴别:白细胞正常或偏低。 07 引发疾病的血清型很多,患病后不能产生长时间的免疫力,所以均可反复患病。 02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又有哪些不同? 01 导致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的真凶是:大多数为柯萨奇病毒A组(1~6、8、10、22)血清型疱疹病毒。B组1~5型也可致病、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0型也可引起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真凶是:最常见柯萨奇病毒A16与肠道病毒71型。其他柯萨奇病毒A组(5、7、9、10)型、肠道病毒其他血清型也可引发手足口病。02 两者传染性都很强,但手足口病是法定的丙类传染病。 03 临床表现大致相似,但出疹部位有明显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处见 2~4mm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形成小溃疡,不侵犯牙龈与颊粘膜。身体其他部位无疱疹。 手足口病:口内疱疹较广泛(咽部、舌面、颊粘膜、上颚、口唇内等);随后手、足、臀、肘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可出现皮疹(由斑丘疹发展为丘疱疹)、灰白色、周围有红晕,大小为3~7mm 04 两者病程均为一周左右。但疱疹性咽峡炎少见重症病例;手足口病(尤其EV71型)易有重症病例,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图片更好的区别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 03 宝宝患病后该怎么办?如何预防宝宝患病呢? 宝宝患医院就诊: 1、宝妈必须要知道: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系肠道病毒导致的疾病,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更无须抗生素治疗。 2、宝妈们的疑惑?不对,大宝曾得过手足口病,当时医生给用过头孢治疗,二宝为什么不能用了? 病毒侵犯咽部黏膜或皮肤后,造成了黏膜与皮肤的损伤,使之完整性澧到了破坏,易导致该部位常驻细菌或外来细苗的侵入,因此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了细菌感染,在这时就需要使用抗生素。单独为病毒感染时无需使用抗生素,医生会结合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情况、年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情况综合分析后才会指导用药。 01 一般病例在家中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02 注意休息利于疾病恢复;多饮水; 03 饮食要温凉、清淡、柔软、富于营养; 04 无特效治疗,对症处置即可; 加强口腔的护理:多饮水、餐后要漱口,可应用淡盐水或碳酸氢钠漱口液等漱口,也可选择应用冰硼散、开喉剑等药物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 手足口病要注意皮肤的护理 退热处置: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也可配合物理降温 05 如因高热或口腔疼痛拒绝进食,出现口渴、唇干、尿少、精神萎靡或烦燥不安等情况,及时就医,必要时输液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7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预防知识
- 下一篇文章: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态势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