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之窗春季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高
北京重点荨麻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病毒、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很多传染病发病逐渐增多,比如说让堡妈堡爸们十分头疼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那么就让赵医生来给各位宝妈宝爸科普这方面的预防知识: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生活中如何预防 ①不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有亲密接触,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粪-口和呼吸道传播;②家长尽量不要亲吻幼儿,不共用餐具,不用嘴吹凉幼儿的食物;③注意卫生,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④不去人多的地方,尽量少接触游乐设施,杜绝在外就餐;⑤提醒幼儿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⑥勤通风,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⑦保证幼儿睡眠充足,增强幼儿免疫力。治疗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不擅自服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一般有三到五天的潜伏期,它的主要特征是在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之后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主要在口腔两侧出现黏膜疱疹;?后期出现溃疡,孩子感觉口腔疼痛,也不愿意吃饭。另外在他的手、足、口还有臀部出现小的皮疹有些是疱疹,部分含有疱疹液。手足口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实际上是通过三种途径传播。 一是通过粪口途径二是通过接触传播三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家庭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家长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并要注意给孩子补水。当体温超过38.5℃时,则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了。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6.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准备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流质饮食。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加强幼儿膳食营养,注意食品安全,饮食锻炼搭配平衡改善体质。温馨提醒1.请家长们做到避免带幼儿去人多的公共场合、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对幼儿的用品勤消毒等。2.请家长对幼儿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3.引导幼儿每日来园必须在保健医生处晨检后方可进班,同时离园后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4.若发现医院治疗,请不要坚持来上幼儿园,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染。5.若确诊为传染病,请第一时间告知班级老师。同时需在家隔离观察,手足口病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医院开具的康复返园证明,方可让幼儿进班。让我们为了堡贝们的健康共同努力! 年秋季新生学位预留 火热进行中! 欢迎宝贝们加入我们! Wel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7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爆发,这些东西你要知道
- 下一篇文章: 家有儿童的注意这种病毒进入传染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