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保健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及如何应对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即病毒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又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人。 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即通过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飞沫传播,或者食用被污染的不洁饮食而造成感染。 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衣物、用具而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日常护理 1.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室内清洁以及温湿度适宜,勤晒衣被。 2.发热患儿应注意衣被不宜过厚,以保证散热。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 饮食调理 1.饮食尽量清淡,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硬等食物。 2.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适当多饮水。 特殊注意事项 1.注意消毒隔离,避免患儿与外界接触。 2.患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消毒方法可用消毒剂消毒、热水煮沸等。 3.家长帮助患儿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可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年龄较低儿童可以用生理盐水帮助其擦拭口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4.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外用药物也要按照医生指导按时涂抹。 5.如果室外温度变化较大,注意适当的增减衣物,减少孩子的不适感。 预防措施 1.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吃生冷食物,喝生水,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人接触儿童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孩子的贴身衣物以及平时喝水容器等应保持干净卫生。 4.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但若需要出去,一定要对孩子进行防护,防止病菌侵袭。 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时可及时就医,避免因为送诊不及时耽误治疗。同时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方式,以便做好相关隔离防护措施。编辑:李金晶 初审:何丹凤 终审:余宏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7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手足口amp疱疹性咽峡炎这对孪生兄弟
- 下一篇文章: 首大石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该如何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