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家长们注意疱疹性咽峡炎和手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急性传染性疾病 这对表兄弟在症状和传播途径上极为相似 但又有所不同 一起来看看吧 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某些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非常良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特征性口腔黏膜疹。 传染性很强,经粪口途径传播,尤其5岁以下儿童多发,平均3~5天潜伏期,需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2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和肛周皮肤小疱疹或小溃疡,同时还会出现口腔、咽喉部疼痛,发热等症状。 大部分患儿经过治疗后,一周左右时间可以痊愈,但也有少数患儿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病例病情发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 小贴士 两种疾病有什么不同? 临床上,两者最主要区别在于皮疹分布。 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在口腔内有疱疹,而手足口病的皮疹不仅出现在口腔黏膜,还可能在手足、臀部、躯干及全身各个部位出现。 另外在于重症风险,手足口病的重症风险比疱疹性咽峡炎更高。 3 “万一娃中招,爸妈该咋办?” 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按医生的嘱咐服药,护理得当,宝宝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一般1周就可痊愈了。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医院住院或输液,以防止不同类型的手足口病交叉感染。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等疑似重症手足口病症状,医院就诊。 患儿生病期间,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注意,消毒时要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75%的酒精和5%的来苏对肠道病毒是无效的。 自患儿发病起至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4 “如何预防?” 因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都是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染,且都是因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所以预防方法也相似。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营养,保证孩子的休息时间,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接种肠道病毒疫苗。推荐6月龄-5岁的婴幼儿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由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10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卫生保健ldquo幼儿疱疹性咽峡
- 下一篇文章: 家园共育健康成长家长小课堂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