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幼保健专栏疱疹性咽峡炎预防小贴士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和他的“表兄弟”疱疹性咽峡炎也随之进入高发期。 4-7月正是这对兄弟出来兴风作浪的时候,他们不讲武德,专挑5岁以下的小宝宝下手。 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0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在夏秋季发病率最高。这种病起病急,可能上午孩子还是好好的,下午就毫无征兆地开始蔫儿了,体温也蹭蹭蹭的上升到38~40度。 刚发烧的时候,还无法判断是不是疱疹性咽颊炎。一般在3~24小时内,孩子的咽部充血变红,咽腭部和口腔黏膜上,会出现几个到十几个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 口腔小疱疹会很快变得发亮,并在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因为咽喉疱疹破溃之后,孩子会经历病程最痛苦的时段,届时他会疼痛难忍,很多孩子会情绪烦躁、哭哭闹闹、厌食、流口水、呕吐等。 不过,家长们注意! 来势汹汹的疱疹性咽颊炎 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发烧症状经过退烧护理后一般在第三天就会缓解 而全身症状1~2周会自动消失 这病也没有特效药可治,抗生素无效 一般都是对症处理 02主要症状有哪些可出现发热、咽峡部疱疹、咽痛、流涎、因咽痛影响进食,少数严重患者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03病程表现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病程都是5-7天,严重的(多见于<3岁儿童)可能要2周。04传播途径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是通过生活中密切接触患者的泌物,或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05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很多家长不会分辨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看到孩子嘴里起了疹子,又发烧,就想到了手足口。下面我们简单说一下两个病症的区别吧! 通过这个对比图能够简洁明了的看出来,手足口除了病症比疱疹性咽颊炎严重,而且传染性也强很多。健康孩子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日常用品(比如餐具、玩具等)或者吸入了带有病毒的飞沫,都可能会得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其中手足口病的感染几率更大。 疱疹性咽峡炎我们该注意什么要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观察病情 1、勤测体温,孩子发热通常是高热,要注意孩子体温变化,防止高热惊厥,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注意护理 1、生病期间,尽量吃容易吞咽的食物,味道要清淡,温度偏凉一点。避免吃硬的、酸的、辣的、烫的食物。 2、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及时就医密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10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保护宝贝,您该这样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