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如何区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急性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特征。 多发季节:4~7月份或秋冬季节; 易感人群:1-7岁儿童易感,5岁以下幼儿高发; 病程周期: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是否免疫: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二、感染后常见症状都有哪些?1.疱疹、溃疡 孩子的咽喉部会有灰白色的小疱疹,随后这些疱疹会爆开形成溃疡,呈化脓性的白斑。除了孩子的咽喉部之外,软腭、舌头等其他口腔部位也会出现这些疱疹和溃疡,由于这些病症非常的疼痛,有些孩子会有不愿意吃饭的情况,严重的也会出现呕吐、厌食的情况。 2.发烧、流口水 如果孩子突然之间发高烧,体温在24小时到28小时之内上升到39摄氏度到41摄氏度,同时伴有咽痛、流口水等症状,有些孩子还会伴有呕吐、抽搐的现象,那么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可能患上了严重疱疹性咽峡炎,医院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0℃-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颚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三、如何区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症状大同小异,都会出现发热、口腔内疱疹、咽喉痛、流涎、拒食等症状,流行时间也基本相同。所以家长们经常会把这两个疾病放到一起做比较。 对于这两种疾病的辨别,疱疹位置就是最好的区别方法: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而手足口病的孩子大多数先是喉咙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少数会发展到手背、脚背。 四、家庭如何做好预防?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避免与疑似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人接触。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工作。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幼儿一旦出现疱疹性咽峡炎,要告知幼儿园老师,待患儿痊愈并隔离期满14天后,持有疾病证明书方可入园。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时,不要坚持入园,要及时告知幼儿园老师,配合幼儿园共同做好防控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虽然病毒很可怕,但是只要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就能防患于未然!愿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免受病毒的侵害,健康快乐的成长! 来源:安全办 编辑:刘均培 审核:邹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10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季常见病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和贴敷治
- 下一篇文章: 蒲岐贝贝爱早教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