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传染病进入
●SUMMERSEASON 随着夏季临近,气温和湿度升高,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我们应做好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认识并了解以下几种传染病,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为什么夏季容易发生各类传染病? 夏季天气炎热,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快,水食物、环境容易受污染,是各类传染病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在夏季是繁殖高峰期,它们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易污染水、食物、环境,使人类得病。天气炎热,人的体能消耗量大,喝水多减弱了胃肠功能和抗病能力,易致病。 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01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02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如何治疗、护理和预防? 03 怎么治疗: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医院输液。 怎么护理: 降温处理: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口腔的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清淡饮食,易消化为主! 温馨提醒: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如何预防? 1.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出现水疱或红点时,医院进行治疗。 2.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宜吃熟食、喝干净水。 3.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4.注意加强日常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5.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勤通风、勤晾晒被褥、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水痘 什么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为特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染。 水痘全年均可发生,传染性很强,任何年龄均可感染。 潜伏期及传染期: 潜伏期:10-21日,一般为14日左右。 传染期:从病人出诊前2天直到全部疱疹结痂脱离,此期病人应隔离。 如何预防? 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身体出现起水疱或红疹时,医院进行治疗。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手肘或应用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注意加强日常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5.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勤通风、勤晾晒被褥、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以上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医院复诊,并开具疾病康复证明,返园持康复证明到保健室经保健医生检查核实后,方可进班复课。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养正三载 以正育蒙 图文编辑|保健组 审核|梁燕英 幼儿园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bzxkqy/7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与预防
- 下一篇文章: 请注意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