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温馨提醒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
北京痤疮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312/8740647.html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常见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常见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0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急性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特征。 ●多发季节:4~7月份或秋冬季节; ●传播途径:通过粪便、呼吸道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染性强,传播快; ●易感人群:1-7岁儿童易感,5岁以下幼儿高发; ●病程周期: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是否免疫: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02 感染后常见症状都有哪些? 1 疱疹、溃疡: 孩子的咽喉部会出现疱疹,随后这些疱疹会爆开形成溃疡,呈化脓性的白斑。 除了孩子的咽喉部之外,软腭、舌头等其他口腔部位也会出现这些疱疹和溃疡,由于这些病症非常的疼痛,有些孩子会有不愿意吃饭的情况,严重的也会出现呕吐、厌食的情况。 2 发烧: 如果孩子突然之间发高烧,同时伴有咽痛、流口水等症状,有些孩子还会伴有呕吐、抽搐的现象,那么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可能患上了严重疱疹性咽峡炎,医院就诊。 03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为良性疾病,病程较短,一段时间内可自愈。治疗以解热镇痛、补液等支持治疗为主。 ●注意口腔护理。嘴巴里有疱疹时会很疼,会影响进食。可以用凉水或冷水漱口,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要咀嚼的食物,鼓励患儿多喝水。 ●发热一般在2天内缓解,口腔黏膜损害5~6天可缓解。当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佳时,可口服退热药物降温; ●持续高热、不能进食的患儿则需要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如患儿精神萎靡、持续高热、抽搐,还需注意重要脏器合并症(心脏、肺、脑损伤),医院就医。 04 如何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症状大同小异,都会出现发热、口腔内疱疹、咽喉痛、流涎、拒食等症状,流行时间也基本相同。所以家长们经常会把这两个疾病放到一起做比较。 对于这两个疾病的辨别,疱疹位置就是最好的区别方法: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而手足口病的孩子大多数先是喉咙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臀部、少数会发展到手背、脚背。 另外,两个疾病在皮损、并发症还有病程方面也都有所不同: 05 家庭如何做好预防? 目前手足口病有疫苗接种可预防,而“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疫苗可预防,宝宝会反复被感染。尤其是体质差、抵抗力弱的宝宝,越容易被感染。 所以预防工作真的很重要。家长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避免与疑似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人接触。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工作。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增强幼儿免疫力。饮食上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让孩子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让孩子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抵抗力。 ●要理解和配合幼儿园工作。幼儿一旦出现疱疹性咽峡炎,要告知幼儿园,待患儿痊愈后,方可入园。 ●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成人接触了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后,虽然没有患病症状,却容易携带该病毒并传染给孩子。 幼儿园温馨提示: 随着季节的转换、孩子的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请家长朋友们对孩子每天早晚自检,如有发现幼儿有发热、流涕、咳嗽、皮疹、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应停止送幼儿上学,同时应医院诊治,并把诊治结果如实告知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我们应当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重要性。守护孩子的健康,需要你我共同努力,愿我们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宏艺星幼儿园 - (唐园长) 园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bzxkqy/10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家话健康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又到,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