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50804/4671426.html

每年5-7月

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高峰

幼儿嗓子红、有疱疹就不能入园

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吗?

那让我们先了解下吧

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该病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虽不是法定传染病,但是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主要通过粪便、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患病宝宝的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也可感染。生病的小朋友都具有传染性,尤其是起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2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儿童吸入含有柯萨奇病毒的空气飞沫后,便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2.消化道传播:当儿童接触到含有柯萨奇病毒的玩具或其他的物体后,如果没有及时洗手,有可能引起消化道传播。

3.密切接触:如果儿童接触到了患有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在密切接触中,儿童便有可能患上疱疹性咽峡炎。

3

疱疹性咽峡炎都有哪些症状

发热

起病急,高热起病,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日后下降。体温特别高时甚至会发生高热惊厥。

咽痛

咽峡充血特别明显,舌腭弓、软腭、硬腭及悬雍垂处有灰白色的小疱疹,直径1-2毫米,周围有红晕,2-3天破溃为溃疡,疱疹与溃疡常同时存在。

拒食、流口水

患儿咽峡疱疹1-2天后会破溃形成小溃疡,造成咽部疼痛。

4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5

如果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居家隔离时应该注意哪些?

1.患儿应尽量在家中休息,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1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同手足口病法定隔离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家居环境要多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家长尽量避免吸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4.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为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6

疱疹性咽峡炎该如何预防呢?

1.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避免与疑似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人接触。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工作。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增强幼儿免疫力。饮食上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让孩子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让孩子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抵抗力。

4.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成人接触了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后,虽然没有患病症状,却容易携带该病毒并传染给孩子。

温馨提示

1.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请家长不擅自给幼儿服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

2.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

3.请家长朋友们对孩子每天早晚自检,如有发现幼儿有疱疹性咽峡炎相关症状时停止送幼儿入园,同时带幼儿及时就医并把诊治结果如实反馈至班主任。预防传染病,我们应当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如幼儿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病,待隔离期满持复课证明方可返园。守护孩子的健康,需要你我共同努力,愿我们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渭南大地铭华幼儿园

我园现招收3~5岁健康适龄儿童,

我们热情期待宝贝们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etpzxyxy/1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