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全面解读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 “发热、嗓子疼痛、吃不下饭”的幼儿,很多家长都以为是“感冒了”。其实,孩子这是感染了一种夏秋季高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 0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是柯萨奇A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夏秋是流行季节,每年5-10月份高发。病毒可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传播。平均潜伏期3-5天,主要症状为高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少数患儿有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及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疱疹特点: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mm,数目多少不等,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02 与“手足口病”是兄弟 引发疱疹性咽峡炎的柯萨奇病毒、EV71、埃可病毒,也可能引发手足口病。所以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原有时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表现形式。 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咽峡部位疱疹; 手足口病则在口腔、手足臀等均有疱疹 此外,手足口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且并发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重症的情况更多,所以家长需警惕,及时就医。 03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护理? 全身和咽部症状体征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 1.如幼儿出现发热或手、足、口、臀部出现红色疱疹(上述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医院检查,切记不要医院治疗,容易误诊造成不及时隔离治疗而引起聚集性爆发。 2.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 3.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家长可以给予鲜榨果汁补充维生素、口服补锌配合口腔黏膜护理剂促进局部黏膜修复,并避免进食过热食物从而减轻口痛带来的不适。 4.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04 疱疹性咽峡炎预后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一般4~6天,绝大多数患儿可在一周内好转,预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多为EV-A71感染引起)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对于部分高热、惊厥、呕吐、一过性精神差的患儿,早期需要医生和家长密切观察是否合并脑炎可能。 05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出现症状及时隔离:一旦发现有疑似传染性疾病表现,请及早就诊评估,确诊后及早隔离,传染源的有效管理是传染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3.注意居家环境卫生:勤开窗通风,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4.劳逸结合,科学饮食: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的食物,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撰稿:许雯莉 编辑:许雯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周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zz/10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讨厌的疱疹性咽峡炎又来了别慌,超实用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