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662957.html

突然高烧?宝宝可能正遭遇夏季高发病!

最近和一位医生朋友唠嗑儿,不知怎的就聊到宝宝疾病的问题。在儿科坚守多年的他,对我家宝贝也是格外关心,再三叮嘱我最近少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溜达。据他透露:近期各类病菌泛滥,很多宝宝都赶上了夏季高发病的这一波,且大部分都是从高烧开始的,陪同就诊的家长慌乱不已......

那么,夏季发热,什么疾病比较多见呢?粑粑麻麻应如何预防和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

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节,主要发生于6个月~7岁的宝宝。这种病传染性强、传播快、起病急,往往突发高热39℃、40℃。

一般发热初期见不到咽峡部的疱疹,有时仅有咽喉充血,发热1-2天,体温较前略下降,才逐渐出现灰白色疱疹。随后疱疹破溃,形成小的溃疡,同时,宝宝会因疼痛而出现哭闹、厌食、流口水、呕吐等症状。

尽管疱疹性咽峡炎看起来来势汹汹,但它其实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能够自愈,所以粑粑麻麻不必惊慌。

患病处理:

①首先要休息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宝宝。

②及时处理发热,体温在38.5℃以上,应按照医嘱服用退烧药,避免发生惊厥。

③饮食清淡,注意补水。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比较适合,比如稀粥和营养汤。

④做雾化可缓解病痛。如果宝宝喉咙疼痛明显,可以做雾化缓解,雾化药物需要咨询专业医生后再使用。

预防要点:

①尽量减少宝宝到公共场合,如超市、室内游乐场、餐厅等玩耍的时间;

②室内勤通风,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玩具、餐具、衣被、毛巾等的消毒;

③多喝水,饮食适当清淡,勤刷牙漱口。

▲手口足

6~8月为手足口发病高峰期,宝宝患了手足口病,通常有以下典型症状——

发热:起病急,体温在38~40摄氏度之间;

嘴里长疱疹:嘴里长出小疱疹、小溃疡,睡觉流口水、拒绝进食;

手脚长疱疹:除了口腔疱疹,最明显的地方还有手脚,尤其是手掌心和脚掌心位置,通常是米粒大的小水泡或者一片小红点。

患病处理:

宝宝患病后要及时就诊,不要拖,特别是3岁以下,病程在5天以内的宝宝,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肢体无力、抽搐、出冷汗等,医院。

预防要点:

①搞好家庭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②教育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洗手;

③如果周围有患病儿童,不要让宝宝与之接触;

④在高发季节要少带宝宝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游玩;

⑤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煮沸,消毒剂或暴晒消毒。

▲暑热

也称“小儿夏季热”,它主要在炎热的夏天时发生,是因外界气温升高致使体温上升。症状: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多饮多尿,无汗或少汗,面色苍白,下肢清冷,大便稀。

患病处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凉爽,必要时可使用空调降温,一般温度控制在26—28℃即可;

及时补水、物理降温、饮食清淡,多给宝宝喝消暑解热的饮品,如绿豆汤;

如果宝宝热度不退,应带宝宝及时就医。

预防要点:

①户外活动尽量安排在早晨或傍晚;

②保证水分摄入充足,及时补充液体:

③穿吸汗、宽松、单层的衣服来增大对流散热;

④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尤其夏天。

▲流行性乙型脑

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子传播,90%的病人发生在7、8、9三个月,特别是2-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孩子患病时,往往起病较急,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和喷射性呕吐,同时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继而出现意识混乱、抽搐,甚至呼吸衰竭。

预防要点:

①按时接种乙脑疫苗;防蚊灭蚊是关键;

②适当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③突然出现高热或类似感冒病征,应及时就医。

总之,如果宝宝遭遇夏季高热,粑粑麻麻一定要格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bbzxyxy/9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