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宝典鸭疱疹病毒性坏死肝炎
概述 鸭疱疹病毒性坏死性肝炎是由鸭疱疹病毒Ⅲ型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鸭新病。病鸭以软脚、摇头、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为临床特征,以肝脏表面有数量不等的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病理变化,故又称为鸭白点病。 病理变化番鸭、半番鸭和麻鸭等均可发生,以番鸭易感性最强,死亡率最高。 番鸭发病主要集中在10-32日龄和50-75日龄,10~32日龄的雏番鸭发病更为多见; 麻鸭多在产蛋前后发病;半番鸭发病多在30日龄以上。 不同品种、不同日龄鸭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发病日龄愈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日龄雏番鸭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发病率高达%,病死率在95%以上:50日龄以上番鸭发病率80%-%,病死率60%~90%;半番鸭发病率20%-35%,病死率60%;开产麻鸭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低,以产蛋下降为主。 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规律,在天气骤变、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高等情况下可诱发本病,本病易与传染性浆膜炎、副伤寒、大肠杆菌病及禽霍乱等病混合感染。 临床症状病程为25d,最急性病例很快挣扎死亡。 精神高度沉郁,不愿活动,全身乏力,软脚,多蹲伏等。 食欲和饮欲减退,腹泻,拉白色或绿色稀粪,肛周羽毛沾有大量粪便。 有摇头、扭颈或转圈等症状。 病理变化倒提时,鸭口中流黄水或褐色液体样物。 肝脏、脾脏、胰腺及肾脏等有针尖大小、数量不等的白色或红白色坏死点。 胆囊鼓胀,胆汁充盈,肠道出血及有出血环,十二指肠、直肠出血更为明显 脑壳内壁、脑膜等轻度出血,心包积液,心包炎等。 防治1.预防 坚持“防治并举,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施,采用鸭白点病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发病后及时清理粪便,并堆积发酵,对养殖内外环境和场地进行全面消毒。 2.治疗方案 (1)感快好+肝素康+世农氟苯尼考+世农新霉素拌料或饮水控制病毒、细菌的继发感染。(咨询产品使用请联系本公司业务员) (2)采用中药制剂世农黄连解毒散辅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pzxyxy/5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通肝胆两经,祛带状疱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