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表现?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均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大多数患儿表现为发热,手心、足心、臀部皮疹和口腔疱疹。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等。疱疹性咽峡炎极少会出现重症患儿,而手足口病极少部分患儿会并发心肌炎、脑炎等症。

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均会传染,传染性强,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

三、家长、幼儿园该怎么做呢?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表现稍不同,对付这两个“讨厌鬼”防控措施基本一样!

家长篇:1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清水洗手,至少持续20秒。居室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等物品,使用前要高温消毒;玩具、被褥等要进行定期清、曝晒或消毒。

2减少接触

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接种疫苗

为6月龄-5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有效预防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

4及时就诊

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医院就诊。

5遵医隔离

儿童患病后应遵医嘱居家隔离,隔离时间为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完成隔离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开具返校证明复课。

幼儿园篇:1落实晨、午检制度及因病缺勤追踪

做好晨、午检,发现儿童发热、口腔等部位有疱疹,医院就诊,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到晨检系统。病例增多时要及时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教育行政部门。儿童患病后要停课居家隔离,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开具的返校证明回校。

2做好清洁消毒

全园卫生消毒工作。同时加强课室、午休室、活动场所等的通风消毒,对玩具、物体表面和场所等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对卧具、衣物、被褥等定期进行期清、曝晒或消毒。

3加强健康宣教

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每日督促和教育儿童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希望孩子们身体都棒棒哒!

幼儿园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康大龙祥汇自编1号

联系电话

座机:-

手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bzxkqy/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