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窗丨重症患儿增多福州医生紧急提醒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进入五月,福州的手足口病 也进入高峰期 而和去年相比 今年手足口病来势有点凶猛 “去年几乎没有收到手足口重症病例,而今年至今已接连收治数例重症病例。”福建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韩荔芬提醒,最近孩子身上若长疱疹、高烧不退要注意,此外,预防手足口病,“勤洗手”很重要。 一天两例危重手足口病5月2日当天 医院一下收治了 两例手足口重症病例 引起韩荔芬主任的注意 去年同期,一例重症也没有 而今年加上这两例 已经收了好几例了 这两例病例分别是3岁的明明(化名) 和1岁的童童(化名) 其中,明明因出现高热、恶心、头疼、呕吐症状,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其手上出现一些皮疹,虽然不明显,但做了相关检查,确诊是手足口病。而就在诊治过程中,明明突然出现抽搐,医生判断明明很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病情发展迅速,且已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建议赶紧转诊医院。“我们接诊判断,孩子是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情凶险,迅速给予对症治疗。”韩荔芬介绍。 当天,1岁的童童也被收治入院,同样是高热不退,而且因神经系统受累,出现了易惊的症状。和明明不同的是,童童的皮疹较为明显,口腔四肢均有分布。 幸运的是,两个重症孩子入院治疗后 病情很快被控制 次日体温均恢复正常 韩荔芬主任介绍 手足口重症及死亡病例 多是由EV71肠道病毒引起 而检测发现 这两个孩子都是EV71病毒感染 手足口进入高发期 今年有点态势有点猛 据福州疾控中心消息 在福州市 手足口病从3月份开始慢慢攀升 4-6月份进入发病高峰期 7月后由于暑假的来临 病例有所下降 “从接诊的病人看,今年重症患儿明显增多。”韩荔芬主任医师介绍,每年春夏之交、夏秋之交手足口病就会进入流行高峰。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 她建议,流行期,家长应少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合,每天晨起可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以便及时知道孩子是否患病。要注意的是,该病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有消化道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如皮肤)、呼吸道传播等,因此,如果孩子发病,不要让孩子带病去托幼机构、幼儿园。 ▲资料图 爱吃手指头易中招 早期识别重症很关键 韩荔芬主任提醒 手足口病分普通型和重症 大多数病例是普通型 家长不用紧张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就像感冒一样,一般都在7-10天就可以痊愈,只要注意患病期间做好家庭护理,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清淡饮食,如果有疱疹,可以用漱口液等。 手足口病疱疹(左边是较严重的情况,右边是较轻微的情况)“而对于极少数的重症病例,家长要多留心。”韩主任介绍,重症病例病情迅速恶化的情况下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而在病程初期的临床症状表现有时并不典型,有的皮疹都还没出现就已累及到神经系统。 因此,早期识别重症和及时干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她提醒,如果孩子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如精神萎靡、头痛、恶心、易惊、肢体抖动、嗜睡、抽搐等症状,以及呼吸急促、面色发白、四肢冰冷、出冷汗等呼吸循环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此外,韩主任特别提到收治的几例小患者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爱吃手指头 所以,一定要注意手卫生 无论大人小孩 饭前便后、外出后都要勤洗手 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了高发期 春夏之交,除了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了高发期 过去几周 广东深圳有多个班级停课 多数都是因为疱疹性咽峡炎病毒 疱疹性咽峡炎和口腔溃疡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和口腔溃疡的区别 或许大家看看图片会更好理解那么,平时要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勤洗手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少去人流多的地方流行期间不宜带小朋友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讲卫生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饮食卫生儿童使用的餐具及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小朋友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打疫苗EV71疫苗可以预防重症手足口病,6个月到5岁的婴幼儿可以接种。转发,提醒更多人! 来源:福州晚报 编辑:重木 校审:郑敏敏、严少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bzxkqy/9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爱bull健康宝宝突然发高烧
- 下一篇文章: 保健篇芳村花园厚永幼儿园预防疱疹性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