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医生进课堂健康护航伴成长记德
开学防病 健康相伴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时寒时暖,各类细菌、病毒也开始旺盛地滋生繁殖,非常容易引发流感、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为了保障幼儿健康,做好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近日德雅湾幼儿园保健医生给全园幼儿进行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在活动中,吴医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借助图片、视频、PPT等,并结合案例的讲解,向幼儿介绍春季多发传染病的类型、症状、传播途径,让幼儿了解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多喝水、不吃路边摊食品。讲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重点强调不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及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孩子们认真倾听,积极地回答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保健医生进课堂活动探索更多健康教育载体,让孩子掌握更多自我保健的方法,为孩子的健康安全护航,使孩子们在幼儿园、家庭、社会的保护下茁壮成长。 目前,正值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 德雅湾幼儿园提醒大家要时刻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专家提醒,国内及全省的疫情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仍需注意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也可出现咽痛、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我们应该如何防护? 01 勤洗手:经常保持双手的清洁和干净,特别是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和咳嗽喷嚏以后,要把双手清洁干净。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肘捂住口鼻。无清洁双手条件时,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 02 勤通风:室内环境做到定期开窗通风,一般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03 戴口罩:外出随身携带口罩,在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的公共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菜市场、商场、超市等场所)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04 每日健康监测:积极配合学校的体温探测和健康监测。每天自我观察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任何不适时应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不要带病上学。就诊时注意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05 安全上下学:能步行上下学的尽量步行,如确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应全程配戴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从公共场所返回室内后尽快洗手;放学后不聚会、不聚餐,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二、防登革热 登革热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但人与人之间通常不传播。登革热通过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传染人类。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潜伏期一般为3-14天。 登革热症状:急性起病,主要有畏寒、高热,伴全身疼痛、明显乏力、皮疹、出血、恶心、呕吐、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我们应该如何防护? 01 防蚊灭蚊: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02 消除蚊虫孳生地:排清所有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花盆托盘的积水、闲置容器的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 提醒:如出现发热、头痛、骨骼肌肉痛、关节痛、皮疹、呕吐或腹泻等症状时,应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并及早就医。 三、防诺如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我省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峰期,学校等集体单位为暴发疫情高风险场所。 诺如病毒感染症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一般在12-48小时,甚至更长。患者急性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患者还伴有低热。症状通常持续1-3天,部分病例可持续4-6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 我们应该如何防护? 01 远离呕吐物:患者发生呕吐时,无关人员应先远离呕吐物及污染物。 02 注意隔离:患者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上学/上班。 03 配合托幼机构落实晨检和因病缺勤查因等日常性防控措施;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报告,同时做好病例隔离、清洁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 04 加强消毒:注意环境卫生,用含氯消毒液对污染物及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05 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食物特别是贝类海产品需煮熟煮透才食用、餐具要定期消毒等。 四、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专家提醒:随着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开学季来临,存在暴发风险。重点易感人群是5岁及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症状:主要为发热、手、足、口、肛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少数患者可转为重症(出现病毒性脑炎等并发症)。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症状,需提高警惕,及时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症状:与手足口病同一类病毒所致,主要症状为口腔咽部或咽峡部出现疱疹,病情较轻,1~2周可自愈。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具有传染病,发病的幼儿必须就诊后居家隔离,根据规定的隔离期限进行隔离。手足口病一般至少隔离2周,疱疹性咽峡炎至少隔离1周。 我们应该如何防护? 01 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孩子前、处理粪便及呕吐物后均要及时洗手。 02 勤通风:每天要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03 勤消毒: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玩具和其他物品。 04 勤观察: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有,则尽早就医。 05 打疫苗: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别,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我园为了做好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认真执行相关防控制度,更好的保障全体幼儿的生命健康。幼儿回园时需要积极配合保健医生的晨检,保健医生如发现幼儿有身体异常症状会及时反馈家长,对于需要医院排查的可疑传染病,请家长们理解和支持。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提供和营造安全卫生的校园环境! 招生 刘老师: 杨老师: 高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bzxkqy/7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Q连好紧张,中午吃快餐居然吃出一股
- 下一篇文章: 健康超全图解手足口病猩红热急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