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疱疹性咽峡炎
随着夏季的来临,又到了肠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相似,是儿童期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的特点,和手足口病的异同,以及家长关心的治疗、护理和预防方法。 Q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A:疱疹性咽峡炎是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多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其他常见的病原包括柯萨奇病毒B型、埃可病毒、肠道病毒A71型。肠道病毒传染性强,不同血清型的病毒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均可患病,尤其容易在幼托机构、早教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爆发流行。 Q2: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A:疱疹性咽峡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和咽痛,儿童通常以突然出现的高热起病,有时可合并发生热性惊厥。 对于不会表达自己的婴幼儿,常见的症状包括厌食、流涎、呕吐、烦躁不安等;年长儿童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头痛、咽痛、吞咽困难和腹痛等。 医生检查身体时,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口腔后部的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枚1-2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3-4mm的小溃疡。疱疹或溃疡的数量一般不超过10个。 绝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病例病程自限,预后良好,发热一般持续2-4天,疱疹和溃疡1周左右逐渐痊愈。 Q3:需要做哪些检查? A:疱疹性咽峡炎可以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确诊,无需进一步化验检查。不过,病程初期的血液检查可能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1-2日后复查,往往有自行下降的趋势,不应该被误认为细菌感染而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Q4:和手足口病有什么异同? A: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由同一组病毒感染引起,但病毒亚型略有不同: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2,A4-A10,A16,B2,B3,B5 柯萨奇病毒A1-A6,A7,A8,A9,A10,A16*,A22,B1toB5 埃可病毒1,4,7,19 埃可病毒6,9,16,19 肠道病毒A71型 肠道病毒A71型* 蓝字为最常见的病原类型;*星标为亚太地区常见。 手足口病除了口腔疱疹外,还会出现皮疹,以手、脚、臀部最为常见;此外,手足口病的口腔疱疹多分布于舌头和颊粘膜上,有时牙龈、上颚也可发现;而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主要分布于口腔后部(见下图)。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另外,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流行的疱疹性咽峡炎疫情以轻症感染为主,并发症罕见;而有些手足口病的病例可能会发展为重症,出现心肌炎、脑炎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由肠道病毒A71型感染导致时)。 Q5:如何治疗和护理? A:目前没有任何抗病毒药物证实对肠道病毒感染有效,治疗和护理的重点是缓解不适,预防由于咽痛、进食减少造成的脱水。 当孩子因为发热感到不舒服时,可以按需使用退热药物(请在卓正诊所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是哪家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bzxkqy/3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蒲地蓝消炎片与复方鱼腥草片的区别及联合用
- 下一篇文章: 夏季传染病疱疹性咽峡炎比手足口病还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