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暴雨,让全国都知道它的灾情严重,龙门石窟安然无恙,“洪水不过龙门山”这句老话真的做到了;古风舞蹈《龙门金刚》,让我们见识了光影中的龙门石窟有多美,这一切的主角龙门石窟也因此再次走红。

01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年)前后,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余年之久。

02龙门石窟的前世今生

龙门石窟位是河南洛阳的必去景点。以伊河为界,石窟分为西山和东山两部分,其景区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组成。

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西山石窟中代表洞窟有古阳洞、卢舍那大佛、宾阳洞、万佛洞等。其中古阳洞:古阳洞是孝文帝为去世三年的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这个小小的石窟寄托着孝文帝深深的追思和哀痛。佛祖释迦摩尼端坐在正壁,有菩萨分立两侧,从整体造型中可以看出此时还是以清瘦为美。

大卢舍那像龛: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容貌仪态雕刻的。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眼睛灵活而含蓄,嘴角微微上翘,给人一种庄严典雅,宁静肃穆之感,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其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为小弟子阿难,继而为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其后的天王与力士,这里的力士,就是金刚的原型。

在伊河上夜游龙门石窟也很美,绵延一公里的石窟,让游人感受到以卢舍那大佛为中心的摩崖群雕。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宾阳三洞中的网红佛像:宾阳就是迎接出生的太阳。北洞中的主佛很有特色,本来是伸出三指表示佛家手势。由于风化,伸出的大拇指掉了,成了网红比耶手,真是天意让千年古佛紧跟时尚。

万佛洞:因洞内刻有尊小佛而得名。万佛洞主尊阿弥陀佛身高4米,脸庞圆润,体现了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时尚。南北两壁上的尊小佛像,每尊只有4厘米高,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在乐曲声中翩翩起舞。这就是飞天的原型。

文化传承:《龙门金刚》实景拍摄于龙门石窟之内,配合着悠扬的乐曲,“伎乐天”身环飘逸的彩带,在石窟之内凌空飞舞,面相威严的“金刚护法”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舞动,在穿越千年中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此次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在一起。龙门石窟,这座古老庄严的佛家圣地,正以时尚的形象融入人们的生活。

文化传承,创新当先。将文化留在记忆中并不是传承文化的最佳方式。传承,是为了让文化更好地延续,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所以,真正的传承应该是让文化“活”起来,以合适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文物是国家、民族的根和魂。龙门石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艺术审美和工艺传承。没有传统文化的纽带,就没有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情;没有传统文化的延续,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根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使龙门石窟可以这么美。

舞蹈《龙门金刚》中金刚力士是力量与美的统一体,更是顽强精神的象征,它再现河南顽强精神。这么美的龙门石窟,这么美的天门山水,还有很多故事在流传着,你是否心动了呢,那就在合适的时候,来此一游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xebzxkqy/1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