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夏秋季高发,尤其潮湿闷热的雨季高发。主要是由于最近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通畅,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起疾病的发生,此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会引起幼儿园、小学集体流行。疱疹性咽峡炎传播方式?

1.主要通过粪—口或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

在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及大便就可以检查出病毒,通常以发病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患病幼儿的毛巾、痰液、大便及其被污染的手、食具、玩具均可传播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

1.发热

起病急,反反复复高热,体温可达到39—40度,发热会持续2—6天。个别孩子会因为高热导致热性惊厥。但也有孩子只表现为轻中度发热,少数孩子合并细菌感染发热会更反复。

2.咽痛

孩子会因咽部溃疡疼痛而哭闹拒食、流口水、呕吐。部分患儿伴有头痛、腹痛、颈部僵硬疼痛、恶心、厌食、呕吐及腹泻。

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明显,病程初期可仅见上腭鲜红色小红点,很快舌咽弓、软腭、扁桃体、硬腭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周围有红晕。

1—2天后疱疹溃破成黄白色溃疡。疱疹及溃疡多集中在咽峡部,舌面比较少见。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虽然来势汹汹,反复高热、咽部疱疹溃疡疼痛,孩子难受哭闹,不愿进食,但疾病预后良好,并发症很少,一般反复发热持续2~6天,咽部疱疹溃疡持续一周左右。只有少数病例会出现热性惊厥。所以就算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妈妈们也无需过于担心!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如何区分?

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1.高热时退热处理可以口服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2.应尽量给孩子多饮水,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孩子反复出汗所丢失的电解质,帮助孩子恢复体力。

3.饮食应清淡,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粥、蛋羹等,也可以喝果汁、酸奶、甚至冰激凌,也应多吃富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果蔬,提高孩子免疫力。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1.让孩子养成在饭前、便后、外出后认真洗手的卫生习惯。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3.不接触患病的孩子。4.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合,尤其是儿童游乐场,波波池等。5.家居环境要勤通风,每天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衣物勤晒洗。

如果家庭中已经有孩子中招,

为了避免家庭内的交叉感染,

我们要这么做

1.发现患病的孩子要马上隔离,不要再接触其它孩子。

2.患儿的餐具、牙具和生活用品等要专人专用,使用前后均要充分清洗,煮沸消毒。

3.患儿的玩具、毛巾、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家具、地板等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孩子的排泄物要妥善处理,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后倾倒

4.家庭中照料孩子的成人也要注意,接触到孩子的口水、呕吐物和排泄物后均要认真洗手。

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失后,再隔离一周后外出。一般来说,共隔离两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多通风,不定时打开门窗,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保持室内湿度与温度适宜。

3.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尽量避免吸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4.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外出,家长也尽量少外出,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为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编辑/马宏

审核/王艳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etpzxyxy/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