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每年的4-7月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这种疾病主要发生于1-7岁的幼儿,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

发病后,年龄大一点的幼儿常感到咽痛或是头痛、腹痛、肌肉痛;婴幼儿则表现为发热(部分不发热)、拒食、流口水、干呕、哭闹等症状。

发病症状

发热、咽峡部疱疹、咽痛、流涎、因咽痛影响进食,少数严重患者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潜伏期(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3-4天):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为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只长在咽喉里,家长不易发现。而且由于幼儿体质各异,有些幼儿患了疱疹性咽峡炎却不发烧,但其实已具备传染性,往往因为发现不及时,很容易在幼儿园扩散。

疱疹性咽峡炎可以预防吗?

疱疹性咽峡炎通常在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所以一般需要居家隔离2周时间,以免传染给他人。

没有特别的药物可以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我们主要通过日常的生活习惯来加强防护:

勤测体温

幼儿发热通常是高热,要注意幼儿体温变化,防止高热惊厥,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勤通风

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时,尽量避免带幼儿到人流量大或空气流通性差的场所。

勤清洁

幼儿的餐具、水杯等物品,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被褥等要定期清洗消毒。

少亲吻幼儿的口、手

家长要注意个人卫生,外出回家要先清洗手和脸,再与幼儿接触,尽量少亲吻幼儿的口、手。

减少外出

不要带幼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经过对症处理后,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只有极少数的患儿可能会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甚至威胁生命。

疱疹性咽峡炎与其它病症的区别

如何护理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

如果幼儿症状较轻,无须住院治疗,那么感染期间暂时居家观察,患儿须待症状完全消失7天后,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返园。

鉴于幼儿发病后,可通过咽部分泌物和粪便排出病毒,其中粪便病毒排毒时间可长达4-8周,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所以一般需要1-2周时间居家隔离,以免传染给他人。

目前处于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幼儿发烧不退或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并告知班主任。同时,督促幼儿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招生信息

贝九·九悦香都幼儿园

??招生对象:

3岁—6周岁健康儿童

??开设班级:

小班中班大班

??报名时间:

即日起秋季报名开始登记、咨询

??园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etpzxyxy/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