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及告家长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现在正值传染病多发期,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及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希望您能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又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怎么辨别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2.平时注意加强锻炼;3.家里要勤通风、晾晒被褥、消毒玩具;4.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众场合。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通常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愈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请 您 配 合 家长朋友除了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需配合幼儿园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1.家中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对家中的物品要定期消毒处理。 2.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幼儿外出回家后先洗手。 3.教育孩子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有爱吃手习惯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吃手的坏习惯;不要让孩子用手摸自己的嘴巴。4.多给孩子喝水;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5.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口腔黏膜、手掌、足底有皮疹,医院就诊,如经医生确诊为手足口病的,要及时与本班老师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做好消毒、隔离等预防及统计等工作;并请一定在医生确诊痊愈后方可让孩子回幼儿园学习。 6.如有事不上幼儿园,请您一定向老师请假,说明请假原因,便于班级教师做好幼儿出缺勤登记工作。 幼儿园每天将加强晨检和日常观察,并加强对幼儿玩具、用具、餐具等的清洗消毒工作,减少间接接触传播;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传播,全力做好预防工作。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希望我们家园共同配合,众志成城抗“手足口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etpzxyxy/7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园所快讯丨预防疱疹性咽峡炎,从我做起
- 下一篇文章: 疾病防控疱疹性咽峡炎防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