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教育庆小洪庆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具有较强传染性。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全年均可患病,呈散发或流行,春夏季为流行高峰,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学校等公共场所易聚集流行。青少年及成人也可发病。 传播途径: 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潜伏期为3~5天,多通过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也较常见,亦可通过接触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口腔疱疹液、皮肤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食用被污染的水及食物也可造成感染。症状可分为: 1、全身症状该病起病迅速,常突然发热和咽痛,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严重者可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发热可持续2~4天。咽痛明显,严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可因口腔疼痛表现出流涎、拒食、哭闹等症状。2、局部症状典型症状为口腔咽峡部疱疹,初起表现为咽部充血,进而咽峡部的黏膜上出现散在的灰白色疱疹,直径2~4mm,数目多少不等,疱疹?周围红肿,1~2天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疱疹也可出现在口腔的其他部位。3、伴随症状可伴随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定期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室内清洁以及温湿度适宜,勤晒衣被。2、发热患儿应注意,衣被不宜过厚,以保证散热。3、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4、饮食尽量清淡,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硬等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适当多饮水。5、注意口腔护理,饭后可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年龄较低儿童可以用生理盐水帮助其擦拭口腔。6、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孩子接触患病者。撰稿:赵蓉校审:贺王彬编辑:张琦审核:张凤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etpzxyxy/7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卫生保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
- 下一篇文章: 卫生保健传染病宣传如何预防和应对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