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来势汹汹家有萌娃
“每年的4-8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全国各地就诊患儿人数剧增。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手足口病发病数已经达到人,形势十分严峻。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来势汹汹,尤其是对5岁以下的孩子更具威胁。孩子一旦发病,免不了遭罪,严重的手足口病还可能危及生命。那么今天肥妈就来和大家专门讲一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这一对表兄弟,了解之后才能够进行有效预防。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异同 NewsWatch 相同点:1.都是宝宝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且都是由于肠道病毒引起的。 2.传播途径类似,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到消化道,还有密切接触的一些传播为主。 3.都有可能出现发热、咽痛以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 不同点:1.疱疹性咽峡炎属于手足口病的一种,只不过咽部有疱疹,它的来势更为迅猛。 2.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更危险,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3岁以下的孩子有可能会因此而患上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疱疹性咽峡炎 NewsWatch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一般在突然间会出现高热,潜伏期是3-10天左右,大概24-48小时可以达到高峰,最高的时候体温有39-41度,还可能伴有抽搐。 先发热后出现疱疹,长在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附近。疱疹破了之后就会出现咽痛,孩子吃东西会哭闹难受。 手足口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外,孩子的口唇、手脚,肛周附近也会长有斑疹、斑丘疹或囊泡性皮疹,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 手足口病皮疹的特征有“三个四”:?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先出疹再发热(有的也会无热),一般是中低热,咽痛症状比较轻,甚至有的孩子没有咽痛症状,发热1~2天就恢复正常。 但是家长要密切观察有没有重症情况,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有发生以下情况,医院: 1.持续高热不退。体温大于38.5甚至39-41度,即使吃了口服退烧药之后仍然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反应非常差、频繁呕吐、易受惊吓,甚至有一些肢体抖动的表现,出现抽搐或者是四肢无力。 3.明显的呼吸和心率增快。 4.出冷汗,手脚凉,末梢循环不良(按着宝宝的指甲直接变白了,当松开之后迅速变红,如果他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的时间超过两秒了还是没有完全的变红,甚至时间更长)。 5.出现高血压、高血糖。 6.查血的时候,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如何治疗? NewsWatch 如果没有出现重症情况,那不用太过担心。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都属于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无需住院,在家里对症用药缓解症状就行。 发烧采用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9度要吃口服退烧药,推荐泰诺林(乙酰氨基酚)或美林(布洛芬)退烧。 咽痛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或油腻,进食困难时可以用静脉营养补液。注意口腔卫生,用过的食具进行沸水消毒处理,口服维生素B或C。 如何预防? NewsWatch 1.接种预防疫苗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疫苗,手足口可以接种二类疫苗EV71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护率达90%以上,6个月至5岁的孩子可以选择接种。 2.切断传播途径高发季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孩子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含氯洗手液,用流动的水给孩子洗手。经常开窗通风,换洗被单,孩子的用品应进行消毒。 4.增强免疫力合理搭配宝宝的膳食营养,平时周末的时候多带孩子去爬山、运动、晒太阳。营养充足+适当锻炼,能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疾病就不容易找上门。 虽然现在正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但其实它们的危险程度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吓人,家长们只要注意提前预防,积极治疗,密切观察,基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肥妈也希望每一个宝宝都能安然度过疾病高发期,健康无忧地成长。 -bye- ? 育儿交流群已经建立了!肥妈和靠谱爸爸建了一个群,里面有很多身怀绝技的爸爸妈妈,欢迎大家一起来群里交流。宝妈宝爸请加,备注一下,会有专人拉入群,我们一起科学育儿。 往期回顾 ●孩子出现问题,罪魁祸首居然是家长的“耐心”●结婚后失掉了恋爱感,是你的错觉吗?●孩子不爱读书,其实是你爱玩手机造成的⊙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etpzxyxy/2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儿手足口疱疹性咽炎,不用慌
- 下一篇文章: 常宁家长们注意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