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何以见如来须菩提云经法相空四处
此心若入菩提觉, 已在如来道上行。 ——《金刚经》第十三品悟解(依序) 事实上,只要静得下心来,心诚至极处,经藏也并不难读,以至并不难解…… 心若简单,一切简单,只是由繁入简难,待到空无一物系,此心即可照自然。 《道德经》也好,《金刚经》也罢,事实上说的都是至简至纯的道理,不再强加分别有无空妙高下时,便已应合自然,感悟真机…… 今天悟解《金刚经》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以下解说都是樵夫个人即兴言语,略作不同角度参考便是,见知如有不合或偏差,欢迎指正批评,这样更有利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先附原经文: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01 经中不可见如来,以指为月则月不见也! 纵观《金刚经》全文,经文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某某名什么,某某又非什么…… 这也是读经文入门最重要的一个基础,不为文字所拘系之时,才恍然明白经文所指,皆在文字之外也! 故禅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概言心外无物,此心即是虚空万象往来之居所,清净菩提常住之本来…… 先离文字相,不在指中疑;指中无所得,无得应天机。 若明禅境无非象,须知妙悟不关经! 02 法中不可见如来,如来无所说法也! 佛云法无定法,观音菩萨云诸法空相,以无所得故。 究竟有法耶?还是无法耶?法者,名相也,修行工具也,如舟,至岸弃之,如梦如幻,应作如是观! 若执于法,此心常被法拘之系之,不得解脱,不识本来清净,不明空之自在…… 故如来所说之法,法无定法,随缘布施,又刹那生灭,应实无所说,一切空空如也…… 若作如是观,自于无所得处,妙合空性本来,仗境生焉…… 于法得渡,无法空如,法法本无法,无法即空性。 故如来无所说法,损之又损,忘个一干二净之时,便为清静无为本来,看山仍是山,法中不可见如来也! 03 相中不可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有所求,有所染,有所住,皆为着相…… 佛云三十二相者,亦是名之所指,非实相也,同文字相,指中无月可见,于离相中仗境方可见之,故境至自然明…… 纵使菩萨住世,其行若为所得故,即是着人我众生寿者相,亦不得见如来…… 故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04 空中不可见如来,如来不在虚实处! 以上三处皆离,即入本来空性,心空无物,随住万法…… 即禅宗六祖所言:何其自性?本自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即是空性,明心自见之! 那能生万法的空性可见如来不?若能见之,则已圆成佛道,功行圆满了! 入得本来空性,只是觉知自性菩提,感之自在真如,不落虚实二元边见,只是离如来近了而已,应是来到了灵山脚下吧? 若要得见如来,仍需通关文牒,证果见之,如佛所云成就世间希有之法…… 05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即如来! 以上四处皆无见,又当何处见如来? 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心能转物,即见如来…… 如上所说,经文亦是文字相,执相亦非相…… 何以见如来?先看觉者如何言之: 虚云老和尚《开悟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烫着手,打碎杯,国破家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道祖亦有云:吾之所患者,是吾有身,及吾无身…… 杯者,身也;身者,虚空也。修行语中的国与家,亦指身与心,以身为国,以心为家。 春到花香处处秀,此言应为悟者觉知也,或是心境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维度的空间,即见诸相非相之实相? 此境非我等凡夫可一二妄言之,境无止境,每精进一分,便是一分吧,随缘! 您又怎么看呢? 行在诸缘皆不见, 如来只在汝心头。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etpzxyxy/11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历代10大书法家书写的金刚经,我们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