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古代的书法家群体当中选出一位楷书大师代表了中国楷书的“模范”的话,那么这个人不会是欧阳询,也不会是颜真卿,而应该是柳公权。

这一点也是被历史所证实过的,历史上学习柳公权的书法家极多,从“宋四家”到明代的王铎、董其昌诸人,都深受柳公权楷书的影响,并且从字体形态上来看,柳公权的楷书兼具欧阳询以及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吸取了其长处,而没有其短处,避免了欧阳询的寒俭之气,也没有了颜真卿的粗犷之气。

柳公权楷书《金刚经》敦煌全本

从这个角度而言,柳公权可谓是书法界楷书领域的“终结者”。

柳公权在世的时候,书名极盛,举朝上下都以得到一件柳公权的书法为荣,甚至连皇帝唐文宗都赞叹他的书法说道“即便是钟繇和王羲之再世,也比不过他啊”。

而之所以柳公权并没有引起当代人足够的重视,那是因为他的传世书法极少,不过寥寥两三件而已,并且也皆是刻本,对于学习者而言,存在着一些障碍。

柳公权楷书《金刚经》敦煌全本

但上个世纪初,莫高窟的打开,让世人见到一件失传千年的柳公权巨幅楷书《金刚经》,根据此作的款识以及历史记载,我们不难发现,这件作品乃是当年文宗皇帝敕令柳公权抄写的经文之一,旨在为了留下书法的“火种”,就像是太宗时期敕令褚遂良抄写《雁塔圣教序》以及《枯树赋》一样,并且据说当年柳公权写了件《金刚经》,并且请高手匠人摹刻上石。

柳公权楷书《金刚经》敦煌全本

只可惜,时至今天柳公权的楷书墨迹无一件留存于世,在敦煌出土的这件《金刚经》也不过是唐代的拓本而已,但即便是拓本,其书法价值也非范范,也是一种旷古绝今的书法神品。

从书法练习的角度来讲,唐代无疑代表了中国楷书的一个高峰,而唐楷楷书当中,柳公权作为“唐楷殿军”,也是唐楷的集大成者,其书法的笔法、结字以及其审美的意境,都颇与当代人相似,并且学习柳公权的楷书也是普通人能够摆脱书法俗气的一个重要方法。

柳公权楷书《金刚经》敦煌全本

米芾学习柳公权的字,就曾说:柳公权的楷书就好比是深山道人,修养已成,完全不漏丝毫的俗气。

这就是柳公权书法的特点,而这件《金刚经》全卷足有个字,蔚为大观,对于创作以及联系,这种海量的“字库”也足够用了,堪称一部绝美的楷书教科书。

柳公权楷书《金刚经》敦煌全本

但可惜的是,这件作品从在藏经洞出土之后,就被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劫掠而走,现在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国人缘悭一面。

柳公权楷书《金刚经》敦煌全本

而今,我们经过多方的找寻终于将这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柳公权楷书《金刚经》全卷本,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刻,每个字都极度清晰,同时配以纯手工装裱,以便于大家学习临摹。

欲购此柳公权楷书《金刚经》全卷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etpzxyxy/1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