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请警惕疱疹性咽峡炎
警惕!疱疹性咽峡炎正在高发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类似于手足病毒,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并非新型病毒所致,只是一种小儿常见病,重症概率也要小于手足口病,家长们不必因此恐慌。1、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常发于夏秋季,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2、潜伏期:一般有1~2天(不超过3天)的潜伏期。这期间,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但是体内病毒大量复制。3、发病症状: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咽颊部及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由于疼痛,患病的孩子会不想吃东西、流口水。同时,可能伴随高热、惊厥等急症,医院就诊。4、感染人群:以过敏体质、抵抗力不强的1岁到7岁的学龄前儿童为多发,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 疱疹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而飞沫是主要的传播渠道,带有病毒的唾液、分泌物、粪便等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手的接触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公园、餐厅、托儿所等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一旦有孩子感染,其传染性与手足口病类似。所以,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一般要采取隔离1-2周的措施。家长注意观察这些症状宝宝如果出现口腔疼痛拒食拒水,口水增多,尿色黄、短少,大便干燥成球。咽部会有异物感,但是又咳不出,咽不下的现象,要留心,可以拿手电筒照一下,看看口腔黏膜光不光滑,有些孩子可以看到明显的小水泡,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同时要留心孩子手、足、臀部等部位有没有疱疹。孩子如果出现精神差、肢体抖动、惊跳、抽搐、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呼吸增快、呕吐、高热不退等表现,提示病情较严重,应及时就诊。不过,家长不必过分忧虑,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换外衣裤、洗手、漱口等就能有效避免可能的传播。平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要勤通风,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及多休息,此外让孩子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建议家长每天用小苏打水清洗口腔两次。我们也在积极做好每日餐具,室内用品,玩具,被褥,毛巾,水杯等日常用品的消毒,并密切北京中科医院曝光治疗白癜风的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zz/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进入秋季
- 下一篇文章: 保健疱疹性咽峡炎和诺如病毒来袭请爸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