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近期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节。为了幼儿的健康,让我们家园共同配合,以科学的态度一起做好防范。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夏季是其高发季节。

发病特点

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

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

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

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预防措施

1

家长督促儿童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住口鼻,并及时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勤洗澡换衣,将儿童使用的物品在太阳下暴晒消毒。

2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要让儿童舔手指,不要用手抓东西吃;食物要烧熟煮透,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

3

保持空气流通,减少被感染(感染)的机会。在家中多开窗通风,保持足够新鲜空气对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去或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家中儿童患有手足口病,也避免带患儿到公共场所活动,以防传染给他人。

4

家中应每日关心儿童身体状况。如果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医院就诊,并告知幼托机构或学校患儿病情。同时告知儿童不要跟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待患儿康复后再恢复友谊交往。

5

居家治疗的患儿,应遵医嘱服药,注意休息,待痊愈后凭传染病返校证明方可回园。家长应及时对患儿口杯、衣物等物品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与手足口病类似,它好发于夏秋季,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发病特点

传播途径

与手足口病类似,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预防措施

1、经常洗手最关键

儿童: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抹干手。成人:家长及看护人员在接触儿童前、处理儿童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后均要洗手。

2、清洁家居、勤于通风每周对地面及桌椅台面、床围栏、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擦拭;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应每周清洗消毒;尿布、毛巾、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注意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温馨提示

1、家长要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咽痛、出疹等症状,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

2、家长第一时医院就诊,并及时告知班主任,把确诊病历发给班主任。

3、确诊幼儿需居家隔离,不去小区里玩耍,家里如有兄弟姐妹也需注意做好隔离措施。

4、期间可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

5、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

6、幼儿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症状消失参考复诊病例)凭传染病返校证明方可回园。

莲都区小童星幼儿园

编辑|宣传组

审核|园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zz/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