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警惕疱疹性咽颊炎来破坏
最近小儿疱疹性咽颊炎高发,很多家长留言让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对疾病的恐惧源于不了解。究竟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又应该如何预防治疗呢? 1、疱疹性咽峡炎到底是什么?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是儿童春夏季常见病之一,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潜伏期3-5天。病发时常以突发高热为始,同时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持续两天左右,咽部会出现灰白色的小丘疹,然后发展为水泡和溃疡。 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 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 (托幼、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2、它主要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是什么?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均可患病,1~6岁学龄前儿童感染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感染后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免疫,但不同血清型的病毒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因此同一儿童仍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病毒而导致重复感染发病。 3、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如何? 所以,为了减少传播,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需要居家隔离2周。 4、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 ?突发发热和咽痛,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2~4天,可有咳嗽、流涕、呕吐、腹泻,偶引起惊厥, ?疱疹破溃后会引起咽峡部疼痛,甚至满嘴疼痛、厌食或拒食,可伴有流涎、头痛、腹痛或肌肉痛等症状。 ?软腭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 1、多数情况,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呈自限性; 2、自然病程一般为4-6天,很少会持续2周,偶尔并发腮腺炎; 如果你以为单从临床表现就判断是否是疱疹性咽峡炎,那你就错啦。实际上,我们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确诊。 流行病史 (1)婴幼儿常见; (2)当地托幼机构等有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流行; (3)发病前与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患儿有直接或间接接触;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 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具有下列之一: (1)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 (3)急性期血清肠道病毒IgM抗体阳性; (4)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5、确诊了是疱疹性咽峡炎之后,我们该怎么办呢? 1 护理方法: (1)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再次强调); (2)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 (3)清淡饮食,应进流食或半流食,少食多餐; (4)口腔护理,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5)发热患儿护理,衣被不宜过厚;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必要时采取治疗措施; (6)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7)密切观察,警惕高热惊厥发生;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2 对症治疗: (1)控制高热,体温38.5℃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退热贴、头部冷敷、枕冰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等,亦可遵照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2)止惊治疗,发生高热惊厥病例需要及时止惊治疗。 3 病因治疗: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可局部喷雾α-干扰素等。 普通病例只需门诊治疗,若有以下并发症者为重症患者,则需住院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可怕,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康复。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也期待你把它推荐给身边的家长 与一起 理性看病,科学育儿 让孩子健康成长 下期见! ▼往期精彩回顾▼·流感是什么鬼?奶爸医生科普笔记告诉你 ·控制住”哮喘“这只妖精,我们就赢了! ·孩子夜间睡觉,穿多or穿少? ·每家都有这个小东西,会诱发儿童哮喘! ·关于儿童雾化,家长最关心的10个问题 ·关于手足口,家长需要知道啥 ·孩子发热护理指南及常见误区 北京中科医院十二年致力公益事业北京中科医院十二年专注白癜风医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zz/3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别再随便亲了3个月大女婴全身疱疹生命危
- 下一篇文章: 必看各省癌症病因大揭秘,科学防癌你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