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及早预防很重要
文 南黎 本文首发小十点 最近杭州5岁的小诺,7月初时出现了发热,体温甚至高达38.8℃,孩子吃饭胃口也不好。 起初妈妈以为是普通感冒也没太在意,只是喂了一些退烧药。 直到两天后,小诺喊着嗓子疼,妈妈一看发现小诺嘴巴里有几个疱疹。 这下可吓坏一家人,生怕孩子得了手足口,医院就诊。 经过诊断小诺并不是手足口,而是疱疹性咽峡炎。 这下妈妈才稍稍放下心,开了药就回家去了。 两天后妈医院复诊,但这次还带上了自己的另外两个孩子。 妈妈刚进诊室就着急地说: 医生,快看看我这两个小宝是不是也得疱疹性咽峡炎了! 也是高烧、喉咙痛,用手电筒一照就看到他们喉咙也有疱,看着和老三小诺的一模一样了。 经过医生的一番仔细检查,确实其他两个孩子也传染上了疱疹性咽峡炎。 妈妈无奈地感叹到:“哎呀!老三快好了,老二和老大又得病,真不让人省心。” 小孩子发热是比较常见的,家长处理多了自然没那么焦虑。 但看着不吃东西的孩子,甚至一天一斤瘦下去,才会让心提到嗓子眼。 如果家里还有其他孩子被感染,那才是倍感心酸的过程。 对于多孩子的家庭,疱疹性咽峡炎还真的没办法让家长省心。 那么能让爸妈们惊恐的疱疹性咽峡炎,到底有多“妖魔”?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于夏秋季,再加上近段时间雨水较多,温度又渐渐升高。 正是给病毒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疱疹性咽峡炎高发的季节,最容易遭殃的恐怕就是家中的孩子了。 如果家里有二孩甚至是多孩家庭,那真是谈到“疱疹性咽峡炎”就色变。 最主要还是这种疾病传染性极强,流行起来非常快。 如果家中措施做得不好,就会导致老大好了,老二又感染的情况。 虽然看起来“气势汹汹”的疱疹性咽峡炎。 但其实除了偶见的并发症,只要对症治疗,家长护理好,愈后还是比较理想的。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感染所致,属于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但疱疹性咽峡炎是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为4~6天,很少会持续2周。 虽然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上呼吸道疾病,会通过呼吸道传播,同样也会通过一起吃饭等各种各样的途径。 孩子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又是非常强的,难免让家中其他孩子也“遭殃”。 这样一看疱疹性咽峡炎好像也不是那么可怕,除了传染性强一点,并不会有太多可怕的后遗症。 疱疹性咽峡炎易与手足口混淆,毕竟发病季节、前期症状都差不多。 比较起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才是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感染性疾病。 因此这也是家长常常害怕的原因,相同的症状容易让家长傻傻分不清。 从早期的症状来区别看,疱疹性咽峡炎并不会导致孩子手足臀部出现皮疹。 按照《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孩子疱疹性咽峡炎早期手足臀部尚未出现皮疹时,家长注意观察手足臀部皮疹。 所以,如果孩子的手足,臀部没有出现皮疹,那就不是手足口病,而是疱疹性咽峡炎。 如果要避免耽误孩子,出现严重并发症,父母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早期多观察。 一旦孩子手足臀出现皮疹,就要考虑是手足口了。 最近小区妈妈群里也有个妈妈在问疱疹性咽峡炎的事情。 前几天孩子发烧就先带着去附近的诊所看看,医生诊断的也是疱疹性咽峡炎。 医生开了一些药,并要求需要用消炎药灌肠,一开始这个妈妈也并没有多心,灌肠了两天。 后来想想还是有必医院做个检查,明确一下病因。 这一做检查可把她给吓坏了,孩子确实是疱疹性咽峡炎。 但是孩子的白细胞显示竟然低于正常值,很大原因就是利用抗生素灌肠导致的。 医生了解后对其一番教育: 疱疹性咽峡炎并没那么可怕,对症治疗,多休息注意护理。用自身抵抗力去对抗病毒就会痊愈,但是滥用抗生素灌肠,导致的副作用才是最大。看来家长在面对孩子生病时,不止要有一颗淡定的心,更要有一颗被科学武装过的头脑,才不至于病急乱投医,耽误了孩子。 面对孩子疱疹性咽峡炎时,家长得懂得几点: 一、饮食要注意 疱疹性咽峡炎最让孩子痛苦的莫过于,想吃不能吃。 毕竟疱疹破溃后会引起孩子咽峡部疼痛甚至是满嘴疼痛,孩子怎么能吃的下呢?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瘦下去,心疼孩子的父母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各种大鱼大肉的安排。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饮食清单,以流质食物为主,必要时可以让食物放的温凉些,少量多次的喂给孩子。 二、开窗通风、勤洗手很重要 疱疹性咽峡炎其中一种传播途径就是飞沫呼吸道传播,可能会通过说话传播。 此时家中就需要多开窗通风,最好每日2~3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尽量让流动空气带走病毒。 疱疹性的传染性还真是多种多样,通过肠道也会传播,那么孩子更应该勤洗手,甚至年龄较小的孩子碗筷和奶瓶最好也都能消毒。 三、多孩子家庭要注意隔离 在多样地传播途径下,家中又有好几个孩子的家庭,不止要做好消毒,更要注意隔离。 尽量不与没有感染的孩子接触,就算痊愈后也要做好卫生。 四、人流量大的区域尽量不去 如果孩子不发烧了,家长也千万别着急送去幼儿园或者带去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毕竟孩子咽部的疱疹没消下去。 家长别忘记,孩子病发的第一周传染性是最强的,携带着病毒,随时成为传染源,导致其他孩子感染。 尽量给予孩子更多恢复体力的时间,才能在完全康复后,好好玩,好好学习。 想起来儿子得过几次疱疹性咽峡炎,看着孩子高烧,睡不好吃不下,焦心、害怕、担心一直围绕着自己。 但是反过来想,这也是孩子自身免疫逐渐在强大的过程,孩子终究要依靠自己渐渐成为参天大树。 生病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沟渠,只有父母正面积极地面对,孩子才能扛住自己精彩人生的任何挫折。 我们懂得育儿知识,认识的科学道理,其实并不单纯帮我们解决了养孩难题。 更是这样的过程使得我们一直在成长,成为了更好的父母。 -作者- 南黎,90后男娃妈,乐于用知识刷新三观,科学盘空大脑,用热情说出的故事愿你爱听。本文首发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zz/3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预防知识家长必看
- 下一篇文章: 夏季预防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