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区别护理及
如有有一种情感永不打烊 那一定是妈妈的爱~ 每年5到7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时节。Mio听闻,许多幼儿园因此停课。为了深入了解,做到心里有数,Mio查阅了许多资料,也希望能为广大家长们提供一些护理指导,让宝贝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回归到正题,提到了手足口,那么必须一并谈谈它的“兄弟”疱疹性咽峡炎,它俩,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先来看看哪儿不一样 虽然它们都是肠道病毒感染而来,同样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致病病原体和病症都有相似性,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出疹部位:疱疹性咽峡炎多在口腔咽喉部出疹(形态为水疱、疱疹或溃疡),而手足口除了在口腔咽喉部位,还会在患儿手心、足底、臀部、膝盖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等)。 病情: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一般会以突发高烧开始,烧退后约3至7天即可自愈。而手足口一般体现为中度发热,分为轻症和重症,轻症7天左右可恢复,重症则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脊髓炎、肺水肿,最严重会致死。 高危人群: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在1到10岁幼童,而手足口则主要为3岁以下幼儿,且可能为隐形传染。 疱疹性咽峡炎会发展成手足口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 来源:《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 如上图所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病毒是有相同之处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同一个班的孩子,有一半被感染成为手足口,而有一半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了,当他们的来源为同一种病毒时,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也有可能发展为手足口。 当幼童感染其中一种病毒痊愈后,会对该病毒产生抗体。但是如果被另一种肠道病毒所感染,依然会有再次发病可能。 如何判断重症手足口 通常,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和EV71型引起,而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有可能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若患儿出现以下特征,请毫不犹豫立即就医: 精神萎靡; 持续高热不退(超过39°); 频繁呕吐、肢体无力; 呼吸、心率增快; 出冷汗; 尿量明显减少; 呼吸困难、脸色苍白; 皮肤出现大理石纹花纹等 如何护理 香港卫生署指南认为,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轻症)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可以自愈),一般情况下,患儿应该多喝水,保证充足睡眠;可以用药物去舒缓发烧与口腔溃疡带来的痛楚,例如使用退烧药退烧等。 对于口腔痛楚感比较强烈的患儿,尽量食用冷却流食(或牛奶);同时,剪短患儿的指甲,防止抓破疱疹。可以无需担心的是,由手足口病引起疱疹,是不痒不疼,结痂后不会留疤的。对于重症的手足口病,请立即送医,交由医生负责治疗方案,这方面家长无需了解过多。 而患病的儿童应避免上学或参加集体活动,直到所有水泡结痂。若感染是由肠病毒71型引起,患儿完全康复后还需在家观察多两周才可返校。 如何预防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手口卫生; 不共用毛巾及个人物品; 多通风,常清洁与消毒玩具、家居表面; 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增强体质; 避免接触患儿等。 希望各位家长,发现患儿请立即通报学校,不要带患儿去公众场所,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大范围爆发。 参考文献: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网站: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zz/2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县中医院儿科教你正确鉴别手足口病和疱疹
- 下一篇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收藏一下防治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