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中医堂将定期分享各类真实的治愈案例。

近日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频发,常表现为发烧、咽部化脓等症状,传染性高,令家长们十分焦急。本期就与大家聊一聊,中医对此类疾病的思路和诊疗手段。

温馨提示

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和诊治,中医讲求辨证治疗,文中案例切勿私自模仿。

立夏以后,临床上发现疱疹性咽峡炎的小儿患者特别多。无论发烧与否,都伴有咽痛、化脓等症状。虽然咽喉症状一样,但是其他临床表现却悬殊很大。

病案一

小石,5岁。身体较强壮。

来就诊前发热至38.8℃,咽痛。去医院检查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医生强调很严重,必须要输液。

孩子母亲担心输液、打针对孩子身体伤害较大,平时也比较信任我们医馆,犹豫再三后,还是将孩子带到医馆来进行治疗。

经检查,孩子咽喉红肿化脓,流鼻涕,舌苔黄腻,手心、额头相对其他地方更热。

经询问,孩子咽痛影响食欲,两天无大便,腹胀,腹部按压痛,明显有积食与宿便。

当时便开了一剂厚朴七物汤,让他回去服用,拉了几次大便之后,第二天早上烧退,咽喉疼痛减轻一半,食欲恢复一点。

后来再开了一天的越婢汤加半夏让他继续服用,基本恢复正常。

因小石害怕吃中药,因此喝粥自养,两天痊愈。

病案二

史某某,3岁。体瘦,脸色白。

就诊时发热39.5℃,咽喉红肿痛化脓。

他从前一天晚上发烧的时候,他奶奶就每隔三个小时给他吃一次退烧药“美林”。就诊前已经服用三次,但退烧几个小时过后又发热。

经询问,小史每次吃退烧药都出汗,退烧三个小时又重新发热,发烧时候手脚冰凉。

来就诊时因前两个小时吃了退烧药,手脚并不凉,温度在38℃左右,舌苔薄白,唇红。

当时用了一剂小剂量麻黄细辛附子汤加桔梗黄芩,并让他喝完药后第二天来复诊。

第二天复诊时烧已经完全退,咽喉肿痛也好转。

·中·医·诊·疗·思·路·

这两则病案虽然都是同一个症状:发烧并伴随疱疹性咽峡炎。但是病因却完全不一样。

前一个病案是积食引起的,后一个病案是受凉引起的,因此所用之药完全不一样。

案例一病情分析

第一个病案,小儿身体比较强壮,身体偏实,食物不消化完全堵在肠胃,从而心火不能下,反而被中间没有消化的食物所产生的热顶着往上走,熏蒸咽喉,所以形成疱疹性咽峡炎。

治疗思路因此,只要把肠胃的不消化的食物去掉,自然火就下去了,咽喉肿痛也会好转。

案例二病情分析

第二个案例的患者则比较瘦弱,自我的抵抗力较差。所以当正邪交争时,都表现在咽喉上。

诊疗思路

因此用药把下面的火给他点上一点,帮助他自身抵抗力从下往上,从内往外排体内的病气,同时辅助加上一点清热的药,寒热并用,因此烧退时咽喉肿痛自然就好转。

欢迎







































白癜风暑假治疗计划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zz/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