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最近有些小朋友被传染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为什么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有些孩子不被传染,有些孩子就被传染呢?这个取决于孩子的身体内环境,如果孩子体内有湿热,就容易被传染。 从中医角度来看,手足口病常见原因是脾经有湿,为什么手足口病的疱疹或溃疡主要出现在手、足、口部位?因为脾主四肢,且脾开窍于口。脾经的病,就会在与脾相关的部位出现症状。疱疹性咽峡炎,常见病机是湿热阻滞,上攻咽喉。它是典型的有湿又有热,夏天的季节特点就是热夹湿,所以在五六月份,特别高发。 为什么孩子体内有湿热呢? 主要是内外两种原因,外因是夏季天气湿气比较重,人体易被湿热之邪侵入;另外一种是内伤湿热,孩子如果吃太多,或者夏天吃特别多的甜食和冷饮,就会大大伤害脾胃,脾胃运化能力下降,自然容易产生湿热,脾胃受伤同时会造成卫气不足,这样外界的湿热邪气就容易侵袭身体,内外原因相互作用,孩子体内自然就出现湿热环境。 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除了注意卫生,少去喧闹吵杂的公共环境以及湿气重的地方,日常预防关键有两点: 01 用艾祛湿 端午节快到了,我们传统的端午习俗里,就有门口挂艾叶、菖蒲,以及用艾叶洗澡的习惯,在湿气重的夏季,特别是南方,我们可以定期在家里点根艾条,来祛湿净化空气,特别是洗手间、厨房、卧室三个地方。偶尔还可以给孩子用艾叶洗澡。 02 增加健脾、湿祛、消食的食物 夏天的饮食注意少吃燥热、油腻的食物,清爽通透的蔬菜可以适当多吃点,比如丝瓜、空心菜、冬瓜等,另外还可以有煲一些健脾湿祛的汤给孩子吃,比如四神汤(山药、莲子、芡实、茯苓)炖排骨、山药薏米猪肚汤等。现在小朋友容易吃多,为了避免积食内热,多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出现积食(《如何判断孩子积食了?》),可以让孩子饿上一顿和减餐一两天,还可以喝点山楂水,吃点白萝卜粥来消食清热。 赤小豆鲫鱼汤 在孩子没有积食的情况下,还可以煲赤小豆鲫鱼汤,给孩子健脾祛湿: 这本是一道家常汤,但是很多人忽略它的强大功效,很适合夏季喝,这道汤中赤小豆,其性平,味甘,《药性论》说它能“治水肿皮肌胀满”、“通气、健脾胃”,祛湿效果非常不错。鲫鱼甘鲜美味,有健脾、补虚的功能。据《本草纲目》记载“诸鱼属火,唯鲫鱼属土,有调补胃肠的功效”。两者合之,共奏健脾去湿、利尿消肿之效,但是多食亦会动火,一定要记得适量。 这道汤做起来,有三个关键点,容易被大家忽略: 1、不用将鲫鱼的鱼鳞去掉,洗干净即可,鱼鳞也功效。 2、去除内脏时,特别注意将鱼肚上的黑色薄膜清洗掉。 3、不适合与大蒜一起煮,容易导致体内热盛。 做法简述 1、提前将克左右的赤小豆浸泡3~4小时; 2、将适量的油下锅,油烧热后,放入一条约1斤鲫鱼,两面稍微煎下,别煎焦; 3、加入适量的热开水、生姜、赤小豆,不适合加冷水,熬的中间也不要加冷水; 4、大火烧开后,转小火,一直煮到鱼烂掉即可; 5、加入少量的盐调味,以喝汤为主,注意鱼刺。 推拿护理 除了饮食注意外,每天晚上睡前,给孩子揉腹帮助脾胃运化,也很好,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学会揉腹手法,带娃轻松多了!》,在没有热症的情况下,早上起来可以给孩子捏脊5遍或7遍,帮助孩子阳气升发,增强体质,体质好了,自然少生病,不生病。 推荐阅读: 孩子体虚,进补与大人不一样! 一门三代名医,为什么不准家人和孩子们吃冷饮? 你可知,睡前一杯奶,是孩子养生大忌! ▼点击“阅读原文”,淘中医育儿好物! 荆芥先生赞赏 长按白颠疯早期证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zz/1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喝了止鼾汤,永不打呼噜
- 下一篇文章: 请注意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已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