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段(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二佛说:须菩提!是何缘故说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是这样的: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什么是“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呢?如来在外相上有十种名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来是功德身,万德万能,本来有一万种名号来表示万德,后来为了方便记忆,就慢慢简略为上述十种名号。此十号之义为:一、无虚妄名如来;二、为人种福田名应供;三、知法界空有不二名正遍知;四、具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这三明名明行足;五、涅槃名善逝;六、知解众生国土名世间解;七、佛智无与伦比名无上士;八、善调众生心名调御丈夫;九、为众生开正法之眼名天人师;十、知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这三聚名佛。具此十德、名世尊。单就“如来”而言,其义有三,即:一、法身;二、报身;三、化身。法身为体、报身为相、化身为用。如来表示法身,是乘一实相道来成正觉、所以称为如来。佛与众生皆同样具足真如之性,然而唯有佛是实证此真如之性的人,因已亲证此真如之性,所以才可以乘此真如之性而来此世间。正因为如来是乘真如之性而来,但其性为空,实际为“无来”,就是没有来;怎么会没有来呢?释迦牟尼佛明明在三千年前到我们这娑婆世界来了的,还留下了三藏十二部等诸多法宝,怎么能说没来呢?不错,是来了的。但人们看到的只是来了的现象,这个现象是化身,化身是法身之用,法身不是相、也不是用,而是无形无相,如如不动的真实法体,这个法体,才是如来。所以说:如来者,来的是化身、没有来的是法身,这来而无来之义,是名如来。而“诸法”则指的是一切法,为了有利于学习,《百法明门》将其简略为百法,即:八种心法、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十一种色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六种无为法。总计为百法,涵盖了身心两大块所代表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其中八种心法为纯粹的精神世界、五十一种心所有法为心法之用、十一种色法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二十四种不相应法是名词概念、与第八识心王不相应;六种无为法是回归心王的六种方法。这一切法都是从心王如来藏中所流出,如来藏为大乘第一义谛、为胜义谛之根本。念佛净土法门所说的自性弥陀、自心如来,指的就是如来藏。如来藏不假外求,为一切众生之本有,性如金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如来藏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开如来藏。若能识得“如来藏中藏如来”的道理,就能成就佛果。这就是“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的道理。佛说:如果有人说如来得了成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呢?不对。须菩提!实在是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话告诉你,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有所得、也不是无所得,因为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本身,“无实无虚”,就是既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但也绝不是虚无的!如果说它是实在的,它却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如果说它是虚无的,它又能生一切法,能生虚空宇宙、山河大地、人我众生等等,所以说,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实无虚的,无实无虚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在是没有一个什么法可以得到,但如果认定没有一个什么法可以得到,也是不对的,是这个缘故,所以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也就是说:不论是物质的或是精神的,不论是一花一草或一物一尘、也不论是一思一想或一个念头,都是佛法!由此可见,一切法广大无边,广大无边之法皆是佛法,而佛法的最高果位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说明,一切法里都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既然如此,就不存在有一个什么法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问题,因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来就存在于一切法中。这现现成成的东西,就摆在自己的眼前,就在自己本身属于一切法的身心中,还需得着“得”或“不得”吗?“得”也在自己的身心中、“不得”也在自己的身心中,它从来就没有丢失过。所以如来说: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因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直都在佛的身心中,哪里还需要一个法去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佛说:须菩提!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其实这个一切法,也不是一切法,只是个给它取个名字,名为一切法。因为一切法都不是实相,所以只能是名为一切法。佛说:须菩提!我给你打个比喻,譬如人身长大,该如何理解?这里说的人身长大,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是说普通的人身,只会用高矮来描述,不会用“长大”来形容。有人对“大”的形容为“一气值节,大地皆春;一月当空,万川普映;一月印千江,太虚含万象。”认为这是“大”,其实这不算大,还是黄檗禅师的理解要切实些,黄檗禅师说:“虚空即法身、法身即虚空,是名大身也。”黄檗禅师用可以包容无量无边的虚空之法身来形容大身,应该是形容对了。这时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因为此身,非实非虚,看得见的长大,都不是实相;看不见的实相,也绝非虚无,所以如来说的大身,不是大身,只是叫名大身。佛说:须菩提!你的理解是对的,菩萨也是如此,如果有菩萨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也就是说,我当为无量多的众生灭除生死烦恼、度其尽得大涅槃。那么,这个人就不是菩萨。是何缘故说他不是菩萨呢?须菩提!菩萨已得般若实智,虽度众生,而不生执取,不著于相,这个人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已经著相了,所以无有法名为菩萨。正是这样的缘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能做到这四无,才是真菩萨。佛说:须菩提!如果有菩萨作这样的言说:我当庄严佛土。这个人又著相了,那么他就不是菩萨。是何缘故说他不是菩萨呢?因为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也就是说:如果有人说他在庄严佛土,那么他就不是在庄严佛土,因为佛土本自庄严,不需要再庄严,如果非要说庄严,也只是名为庄严而已。须菩提!如果菩萨通达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缘起性空的道理,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zz/1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