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预防
白癜风医疗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疱疹性咽峡炎与 手足口病的预防 科学防范 从我做起 正确洗手 佩戴口罩 随着夏季到来,气温和湿度升高,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我们应做好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认识并了解以下几种传染病,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特征为急起发热和咽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红晕,疱疹。起病急以高热为主,体温可达39摄氏度左右,伴头痛、咽部不适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儿童常见有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症状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儿童出现医院诊治。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出疹部位为咽部: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口腔黏膜出现数个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也可见。 手足口病口腔黏膜出疹表现主要是出现散在粟粒大小的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此外,手足口病还会在手部,足部,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是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源和飞沫。 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3)对居室进行通风换气,彻底清洗并消毒儿童的玩具、奶瓶等用品; 4)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 5)做好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温馨提示 传染病“抱团来袭”时期,作为孩子们的保护者和教育者,在此呼吁各位家长朋友们引起高度重视,与我们一起携手展开对病毒的预防工作: 1、晨起三件事:量体温,看口腔、手部、身体,询问孩子有无不适。 2、入园时请您配合幼儿园保健医生做好每日的晨检工作。如果在晨检时发现儿童有异常情况,请您积极配合我们,医院就诊。如孩子不能来园,请您及时向班主任请假并说明原因。 3、及时发现幼儿不适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有任何不适者均建议在家休息,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请假,告知原因,一并提供相关就诊记录。如确诊为传染病,及时做好隔离措施,幼儿痊愈后根据《深圳市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疫情处理指引》规定:学生患医院查验并开具“疾病证明/痊愈证明”,园医检查没问题后开复课证明才能入园。 4、特殊时期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如需外出请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勤剪指甲,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喝不干净的水;适当锻炼,增加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松和小学附属水斗星幼儿园保健室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zz/10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小卫士警惕手足口病amp疱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