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疱疹性咽峡炎来了
疱疹性咽峡炎 VS手足口 随着气温的上升 自然界的各种微生物 也开始活跃起来 春夏成为了传染病多发的季节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抵抗力相对较低 极容易被传染 为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近期出场率较高的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知识 一起守护幼儿的健康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CoxA组病毒所引致。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呼吸道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服、毛巾、玩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突发高热伴有咽喉红肿疼痛、头痛、食欲不振等,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最后溃破成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 与手足口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的区别? 1.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口腔、手、足、臀上都有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是只是口腔有疱疹。 2.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 疱疹性咽峡炎会传染吗? 当然会传染,所以我们要注意隔离: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一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关于手足口 手足口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为高发季节。 传播途径: 1.间接接触传播:病毒可通过患者的唾液、粪便、疱疹液等污染的手、毛巾、口杯、玩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2.呼吸道传播: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 发热、咳嗽、食欲不振疲倦或咽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或口腔粘膜等部位出现水疱,后形成溃疡。多数在手、足、口、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有些带有水疱。少数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怎样预防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4.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喝温开水。 5.均衡膳食,注意合理搭配、粗细搭配、适量水果。 6.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春、夏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需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的现象。 7.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8.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在人群集中场所应佩戴口罩。 9.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并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10.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接种疫苗是防止传染病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在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高发的当下,家长朋友们应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在家发现孩子口腔出现疱疹、发热等现象,医院就诊。同时,督促孩子多饮温水、勤洗手,保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图文编辑:李晓霜 审核:雷雨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tp/9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卫生保健叮当幼儿园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