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

高发期我们该如何预防?

高发期

随着炎热的夏天到来,根据广东疾控提示“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等季节性流行传染病将在5月进入流行高峰期,容易引起局部传播。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潜伏期一般2到10天,通过粪、口、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潜伏期3到7天,通过粪、口、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游玩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2.勤通风: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少聚集: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拥挤、公共场所处玩耍,如室内儿童游乐场等。

4.勤清洁: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餐具和用具。

5.勤观察:留意孩子体温的变化,留意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疱疹或皮疹,如有,医院就诊。

6.打疫苗: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别,接种EV71疫苗(6月龄-5岁)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7.远病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避免亲密接触病人,不建议跟病人拥抱或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等,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了怎么办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要注意隔离,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手足口病隔离时间为症状消失后再隔离一周,疱疹性咽峡炎隔离时间为无发热者症状消失后再隔离3天,加重或发热者症状消失后再隔离一周,医院防保科开具痊愈返学证明回园。

此外,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及水痘等也是春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为了守护孩子的健康,我们要共同做好季节性流行病防控工作,让孩子们快乐的成长!

?THEEND?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tp/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