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感高热不退学几招推拿可退热
今冬流感疫情严重,而流感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甚至高达41℃,持续3~5天。面对如此高热,除了运用退热药外,还可以学几招推拿手法,对于38.5℃下的发热还是很有效的。 开天门 开天门又称推攒竹,出自清朝《保赤推拿法》。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上而下交替直30~50次。 [作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静安神、明目的作用。 推坎宫 坎宫,别名眉弓,出自《小儿推拿广义》。 [位置]自眉头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30~50次,又称分阴阳。 [适应症]适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目赤。 揉太阳 太阳位于眉梢与外眦连线点向后1寸。 [操作]1、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 2、用中指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次数均为30~50次。 [适应症]适用于头痛发热、目赤痛。 揉耳后高骨 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称揉耳后高骨,次数30~50次。 [作用]疏风清热,可用于头痛、惊风、烦躁不安等症。 推下天柱骨 下天柱骨,即成人的天柱穴,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次数~次。 [适应症]适用于发热、呕吐、项强、惊风等症。 清天河水 天河水位于内侧手臂正中。 [操作]术者手食、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称清天河水;蘸水从掌心到肘横纹,称引水上天河;自腕横纹至肘横纹跳跃、拍打或点拿,称打马过天河天。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退六腑 六腑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术者一手持儿腕部以固定,另手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横纹推向腕横纹,次数~次。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附:中医药治流感方案 中医药到底能不能治疗流感?国家卫计委在关于“做好年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中不但肯定了中医药防治流感的作用,更详尽的列出了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金银花、牛蒡子、连翘各15克,桑叶、菊花、桔梗各10克,竹叶6克,芦根30克,薄荷(后下)、生甘草各3克。 煎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必要时可日服2剂,6小时1次。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灵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2、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生石膏(先煎)35克,黄芩、柴胡各15克,杏仁、知母、浙贝母、桔梗、生甘草各10克,炙麻黄5克。 煎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必要时可日服2剂,6小时1次。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服液)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tp/7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儿推拿保健师随诊案记腺样体肥大和疱疹性
- 下一篇文章: 家长注意这种病进入发病高峰厦门儿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