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有感情的医学平行病历六
做身边的一缕阳光 23床是一位89岁高龄的老奶奶,那次脑梗塞后的她,就变得行走困难,于是她就偷懒,不喜欢起来活动,喜欢长期躺床上“享受”,而我们每天都要“逼”着奶奶起来走几步。这个时候,她每天都会调皮地瞟你几个白眼,然后乖乖起来锻炼。都说女儿是妈的贴心小棉袄,可是有3个儿子的奶奶,住院期间,每天都能看到有儿子来给她送菜,风雨无阻,你不得不佩服她教子有方。有一天,她想吃海鲜,于是就给儿子打电话,可儿子出差在国外啊!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他儿子却出现在病房。我们惊讶的问:你不是出国了吗,他儿子笑笑说,刚回来,想着老妈要吃海鲜,我给她打包过来了!而此时的奶奶,只在边上幸福的笑。 有感而发:作为一个护理工作者,我们懂得治疗很重要,但患者更需要的是身边人的关爱。深入患者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冷暖,给予他们帮助,让他们在患病期间树立信心……所有这些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工作8年多了,照护了很多病人,不经意间也成长了很多。医院里,有时受疾病的困扰,偶尔会遇到一些浮躁的人,但更多时候我们是收获了作为医护工作者最初的那份感动。很多事情虽然很是平常,只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用心倾听,尽心护理,收起内心一些小小的脾气,只愿做病人身边的一缕阳光,静静守护,温暖前行! 5B病区陈春芳 轻风细语,愿你安好 安静的病房里有两张床,但只住着他一个人,呼吸机的声音像录音机里发出来的一样,每天是那么规律、平和地运转着。老胡是我们病区的一名患者,五年前他因为双下肢无力,呼吸医院,行了气管切开。病情稍稳定后,因为需要长期呼吸机间断辅助呼吸于年医院至今。虽然经过医生护士的精心照料,病情还算稳定,但由于疾病因素他身体的状况还是越来越差,这种医学阻止不了的疾病,对我们来说只是遗憾。他年纪不大,54岁,以前是公务员,从生医院当成自己的家了,走出病房最远的距离也就是住院部楼下的小花园。最开始他可以推着轮椅自己走,后来是坐在轮椅上让家人推着走,再后来就是转换在床和轮椅之间。好久没有走出过病房了,外面是什么的天气他感受不到,花开得香不香他闻不到,太阳晒在身上是什么的感觉他也已经陌生了。但他知道今天我们护士谁又上后夜了,谁又上前夜了,而谁又上帮班了,甚至比我们自己记得都牢,而我始终都记得每每上后夜给他测血压时他总面带微笑说:“辛苦啦”!一直陪在病房里照顾他的是他的妻子,这么几年下来,阿姨的辛苦付出大家有目共睹。都说少时夫妻老来伴,也许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吧!阿姨很坚强,她不仅把病人照顾的很好,而且自己都快成半个护士了。有时候也许是心里觉得太累,她会不由得流下眼泪,哭过以后就是晴天,每天还是会很亲切的跟我们打打招呼、说说话。最近老胡说想吃青菜,阿姨每天上午都会花点时间去炒菜,都是大包小包的匆匆去匆匆来,但她觉得能为丈夫多做点什么就是幸福,哪怕是生活中细小的点滴!作为护士,面对这样的病人,我们能做得很有限,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病人在乎我们的问候、我们的微笑、我们的细心、在乎我们每天床边交班时说的那句:老胡,昨天睡得好吗?今天感觉脸色好多了!清风细语,愿你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5B病区郭方玉 感同身受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光。当我第一次邂逅这句话时,我为之深深感动了。其实,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何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我认为,不论是中国古代的大医先贤,还是特鲁多医生的名言,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医学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既来自每个生命的现象个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还揭示了医学作为科学的发展性、延伸性和非万能性。所以,我们必须接受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的现实,我们只求照护好身边需要照护的人。 她是一个年轻的带状疱疹患者,不久前我走进了她的世界,聆听了她的故事。因为工作的原因,她总是要熬夜,身体很疲乏,然后自身的抵抗力一天天的下降。一开始她以为长在腰上的是疖,也没太在意。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她发现“疖”越来越大了,感到阵阵刺痛。于是她来看了医生,被确诊为带状疱疹的她很恐惧。因为她听说过一些有关带状疱疹的患者,剧痛无比,还有可能留下永久的后遗症,她越想越害怕。往后的日子,她一边治疗一边还是继续在工作,但是只要一闲下来就会不由自主担心自己的病会不会越来越严重。能感觉到她非常焦虑,甚至很是恐惧。我知道其实她对带状疱疹的理解有很大误区,于是便花更多的时间去走近她,也动员医生与她更多的沟通,让她一起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给予她更多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有空的时候,我就会和她聊聊天,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心情得以放松。这样过了段时间,有一天她突然发现疱疹并没有像她所想那样扩散,于是高兴地告诉我:“我的疱疹被控制住了”。看着她天真的神情,当时她有多开心我就有开心。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情感表达。给病人以安慰、援助,是医护的经常性行为,也是医学的一种责任,它饱含着深深的情感,决不能敷衍了事。 5B病区石玉婷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tp/1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沈阳医保新动向不用住院,门诊看病也能报
- 下一篇文章: 仁心仁术行医一心一意为学记我院感染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