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疾病防控
进入6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肠道传染病及媒介生物传染疾病也不断增多,学校及家长要做好预防与控制的工作。 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是婴幼儿和儿童,以学龄前儿童为主,5岁以下儿童多发。 防控措施1.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2.老师、家长教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意识,阻断粪-口传播及避免呼吸道感染。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勿接触不干净玩具,大小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时掩盖住口鼻。 3.对于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儿童,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的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患儿要在家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能返校,通常待皮疹结痂后1周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凭返校证明才能复课。 4.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 二、疱疹性咽峡炎 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它通过肠道病毒感染,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通过患病宝宝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感染。症状一般会在4-6天后自愈。 防控措施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抹干手。家长及看护人员在接触宝宝前、处理宝宝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后均要洗手。 2.勤通风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宝宝到人多或者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3.勤清洁餐具、奶瓶等物品,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衣服、被褥等,都要经常清洗、消毒。 三、水痘 水痘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表现为全身发作的瘙痒性皮疹、红斑或疱疹,孕妇新生儿、青少年、成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感染。 防控措施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发生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对易感儿童及孕妇可肌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者减毒活疫苗。 2.孩子患了水痘后,要居家隔离休息,暂停上学,以免传染。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病儿用过的一切物品及呼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居室经常通风换气,这样既能使居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3.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水痘病人家串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4.儿童活动较密集的场所,应严格按要求每天进行消毒,保证空气流通,同时保持清洁的环境。 四、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学校常见的是诺如病毒感染及食物中毒所引起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包括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做熟、保持食品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防控措施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尽量不买散装食品。 3.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4.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5.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和去皮。 6.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8.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9.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1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11.加强生活饮用水及二次供水管理,涉水产品需有相关卫生许可批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定期维护,并完善相关记录。 五、蚊媒传染病 广州进入夏季,白天气温较高,再加上台风季节天气闷热,蚊虫容易孳生,是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期。因此学校、家庭要在夏季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防控措施1.家庭可以安装纱门、纱窗及学生宿舍使用蚊帐防蚊。 2.室内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用卫生杀虫剂驱蚊、灭蚊。 3.学校、家庭应清扫卫生死角、定期查积水以消除蚊虫孳生地。 4.教育学生在野外和户外活动时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染病。登革热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树林草丛等蚊虫较多的地方。 5.如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抽筋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6.加强宣传,特别是从东南亚、南美等国家旅游回来后出现登革热、乙脑、寨卡等疑似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网、健康卫视网;编发:常见病防治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zxyxytp/10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思博特温馨提示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