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高发期,得过还可
请转发!让更多的家长知道!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得过痊愈后还可能再得! 中医说的冬病夏治,同时对孩子来说也是如临大敌的一段时间-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家长愁商场,游乐场室内凉遛娃有风险,兴趣班里有孩子疑似得病,还要不要去上课?学校与夏令营愁班上有小朋友得停不停课? 治标不如治本,心心老师告诉你怎麽对付这难搞专攻儿童的病毒,知识就是力量,过个快乐夏天! 手足口与疱疹性咽峡炎都属於肠病毒 肠病毒不是得过就不会再得! 肠病毒感染为幼儿常见的疾病,肠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儿麻痹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肠病毒等种类,每一个种类还可分为多种型别,总共有数十种以上。国内称为常见的有CoxA16及EV71,目前以EV71型最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5岁以下的幼儿为重症的高危险群。气候越温暖潮湿,越适合肠病毒生存,以4到9月为主要高发期,但其实全年都有肠病毒感染个案,冬天也有肠病毒病例,只是比较少。感染肠病毒痊愈之后,只会对这次感染的型别产生免疫,所以一生中可能会得好几次肠病毒。肠病毒感染并不是幼儿的专利,大人也会得肠病毒,只是大多症状比较轻微,与一般感冒不易区分。 传播方式 肠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主要经由肠胃道(粪-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飞沫、咳嗽或打喷嚏)传染,也可经由接触病患皮肤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传染。家中婴幼儿常因父母或照顾者从户外环境或公共场所将病毒带回家中,经由接触或飞沫而感染,也可能经由接触无症状带病毒家长的口鼻分泌物,或吃进被含有病毒之粪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传染,幼儿喜欢啃咬绒毛玩具,容易残留或吃进含有肠病毒的口水,也是传染媒介之一。 潜伏期 感染肠病毒后,约2到10天(平均约3到5天)会开始出现症状。肠病毒病人大多数可以在一周左右痊愈,痊愈后,肠病毒还会持续经由粪便排出,所以要持续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在发病前几天,喉咙与粪便中就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一般而言,发病后的一周内传染力最高。在家庭与学校中有很高的传染率,人群聚集且空气流通不良的场所容易发生传染情形。 发病症状 肠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许多人感染了肠病毒没有明显症状,只出现类似一般感冒的轻微症状。较具特征的肠病毒感染表现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有时则会引起一些较特殊的临床表现,包括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心肌炎、肢体麻痹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疱疹性咽峡炎 特征为突发性发烧、呕吐及咽峡部出现小水泡或溃疡。病例多数症状轻微无并发症,少数并发无菌性脑膜炎。 手足口病 特征为发烧及身体出现小水泡,主要分布于口腔黏膜及舌头,其次为软颚、牙龈和嘴唇,四肢则是手掌及脚掌、手指及脚趾。常因口腔溃疡而无法进食,所以在喂食时,尽量选用较凉又软的食物,例如:果冻、布丁、冰淇淋、酸奶、豆花、运动饮料、果汁等,注意不要有脱水的现象。 婴儿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 特征为突发性呼吸困难、苍白、发绀(皮肤或是粘膜的颜色出现变青、变紫情形)、呕吐。开始可能误以为肺炎,接着会有明显心跳过速,快速演变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的孩子则复原迅速。 流行性肌肋痛 不管大人小孩只要是人接触到这世界上,不外乎就是以感官为主了,感官我们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观察有无重症症状的变化-返诊关键期 幼儿感染肠病毒后的5天内,家长与其他照顾者要特别注意病情变化,在非常罕见的状况下,有一种特别坏的肠病毒型别,叫做肠病毒七十一型。肠病毒七十一型这只坏病毒,不甘于仅造成泡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症,还会乱跑到心脏或脑干等重要器官,这时候就称为「肠病毒重症」,严重时更会导致死亡。我想这才是每位家长所担忧的情形。有下列情况需立刻就医,尽速请医师诊查是否有少见的脑膜脑炎及心肌炎等。 1有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应即早就医,一般神经并发症是在发疹二至四天后出现。 2肌抽跃(类似受到惊吓的突发性全身肌肉收缩动作)。 3持续呕吐。 4持续发烧、活动力降低、烦躁不安、意识变化、昏迷、颈部僵硬、肢体麻痹、抽搐、呼吸急促、全身无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bbzxyxy/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崔玉涛最近疱疹性咽峡炎爆发妈妈们必
- 下一篇文章: 科普丨那些像感冒的病小儿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