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我国多地宝妈们的朋友圈

都被“疱疹性咽峡炎”刷屏了!

发烧、呕吐、咽喉有疱疹......

妈妈们可千万别把这

当成普通的感冒,

妈妈们要注意了,

又一轮高发病毒来了!

9日,青岛电视台报道了一则新闻--疱疹性咽峡炎已进入高发期!

孩子都有什么症状呢?据这位妈妈描述,孩子前一天还好好的,突然就发起了40℃的高烧。具体症状就是嗓子疼、不吃不喝、高烧不退、流鼻涕,口腔和咽喉有疱疹。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专家发现,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中的常见病,大多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多在5~7岁以下)。目前来看,小到半岁,大到五六岁的儿童,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群体。

疱疹性咽峡炎

有什么明显症状?

1.发烧

患儿一般有以下症状:突发伴高热(38.9℃~40℃,甚至更高),可能伴有抽搐;婴儿和年幼儿童中常见厌食、呕吐和易怒/易哭闹(这些表现可单独或合并出现);大龄儿童可能会有不适、头痛、咽喉痛、吞咽困难和腹痛。

2.严重拒食

由于天气炎热,很多孩子不爱吃饭,当孩子出现严重拒食时,可能是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由于严重拒食,患儿已经或可能导致重度脱水的,如精神差、皮肤花斑、小便量极少(≥12小时没有小便),需要静脉补液的。

3.咽喉出现疱疹

大概在发烧开始的1-2天内,会在孩子的嘴里发现灰色小丘疹,很快,这些小丘疹会变成充满液体的小泡,再过一些时间,小泡爆开产生小型溃疡。

这些溃疡非常小,宽度只有约2至4毫米,但是这些溃疡会非常疼痛,导致孩子拒绝饮食。除了咽喉部,水泡和溃疡也可能出现在软腭、舌头等其他口腔部位。

发烧是许多疾病都会有的症状,所以我们常常分不清孩子是感冒了,还是其他原因发烧。

但如果发现孩子咽喉出现疱疹,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这一点请各位家长注意!

疱疹性咽峡炎从哪里来?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在夏季和秋初,也就是6-8月份的时候,病毒容易生存也传播得快,疱疹性咽峡炎便很容易找上孩子们。

柯萨奇A组病毒在粪便和唾液中都有,而且就算离开人体,在玩具、家具上也能够存活很久。

如果有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在刚感染病毒的3-6天内还是潜伏期,从表面上来看一点症状都没有,但这时却已经可以传播病毒了。

所以,

这真的是一种防不胜防的疾病。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做好

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

怎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勤洗手

引导孩子在上厕所之后、吃饭之前、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之后都要洗手。我们大人在给孩子换尿不湿、擦拭鼻子之后也要及时洗手,预防感染。

勤打扫

在疱疹性咽峡炎高发的季节,我们可以适当提高打扫卫生、清洗玩具的频率。做好患儿常用物品的消毒,不随意丢弃患儿排泄物。

减少去公共场所

如果发现身边有很多孩子已经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我们需要减少去公共场所的频率,毕竟人多口杂,感染病毒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

就是为宝宝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万一真的得病,

也不用怕,

好好陪伴孩子度过这一关吧。

(摘自青岛新闻网)

五莲广电







































中科医院曝光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bbzxyxy/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