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家长发现自家孩子出现发热、厌食、咽痛等症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

Q

那究竟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多发群体为1~7岁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特征为急起发热和咽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红晕,疱疹。

起病急以高热为主,体温可达39摄氏度左右,伴头痛、咽部不适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儿童常见有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症状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愈性疾病,也就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动停止,并且逐渐恢复痊愈,病程为7-10天,大部分孩子在症状出现5天后,病情好转。

临床表现

潜伏期:2~4天。

传播途径: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或虫媒传播。

患病儿童最好在家隔离治疗十天以上。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会将疱疹性咽峡炎与普通感冒、手足口病相混淆。家长一般不会去看宝宝的嘴巴里,所以发现宝宝高烧,就误以为是普通感冒。但如果家长仔细观察的话,会注意到孩子的咽喉部、舌部甚至口腔黏膜处有疱疹,这就是疱疹性咽峡炎,与普通感冒是不同的。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相似。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孩子的手和脚心都没有疱疹,一般就不会是手足口病,不必过分恐慌。

预防及护理

1.家中经常通风,保持新鲜的空气,物品要定期消毒处理;

2.加强锻炼,注意休息,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3.注意饮食,孩子因为咽部疼痛,出现吞咽困难,此时不要吃过热的食品,可多吃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比如:牛奶、米粥、果汁等,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食品;

4.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饭前、便后、外出活动后等均要及时洗手)、室内多通风,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或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若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则要医院就诊,如经医生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家长请第一时间与学校老师联系,以便学校及时做好消毒、隔离等预防及统计等工作;并请一定在医生确诊痊愈后方可让孩子回学校学习;

6.在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如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要立即对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欢迎来园咨询!

叮当老师:

——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aozhenxing.com/bbbzxyxy/1983.html